知耕圈子 >> 知耕智汇 >> 知耕智汇3期 | 中国农业科技融资暴增190%;新型生物基水凝胶传感器研制成功;...
知耕智汇3期 | 中国农业科技融资暴增190%;新型生物基水凝胶传感器研制成功;首批商用生物基尼龙或下半年上市
栏目:知耕智汇
日期:2022-12-23
浏览量:760
摘要:

头图动图.gif


快报摘要 - Wrap Up


1.png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The Crop Journal:水稻产量“三要素”

 ACS Appl:生物基水凝胶传感器

 Wageningen: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新型抗虫基因

 Cell:基因编辑技术升级版CRISPRoff

○ PNAS:可让大量基因实验同时进行的新基因编辑技术

2.png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 中国农业科技融资额暴增190%丨行业动态

○ SABIC推出首款LNP生物基改性料丨生物基

○ 首批商用生物基尼龙原料或下半年上市生物基

○ 秸秆制全生物降解材料项目签约落地丨生物基

○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分析丨种植技术

○ 云南共建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丨数字农业

○ 永辉携手北大荒打造自有大米品牌丨产业合作

○ 中粮探索“社区团购+无人零售”新商业新零售

3.png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 智能拖拉机企业Monarch Tractor完成A轮融资

○ 农村产业互联网平台“汇通达”获E轮融资

○ 本地农产品采购数字化企业Forager获400万美元融资

○ “燕麦奶第一股”OATLY纳斯达克上市 

4.png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 206个数字农业先进案例被公示丨先进案例

○ 中国农科院南繁育种研究中心揭牌丨产学研动态

○ 两部委: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丨产业政策


01 科|技|突|破

The Crop Journal:水稻产量“三要素”

图片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课题组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郑家奎课题组在The Crop Journal在线发表文章,全面介绍了水稻产量“三要素”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营养高效利用和光合作用效率等生理进程在影响水稻产量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讨论了“源–库”互作与传统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协同影响机制以及水稻单株产量和群体产量遗传改良的策略。该综述的主要内容有:(1)全面梳理了控制水稻粒重、穗粒数和有效分蘖数的基因及其调控网络;(2)大量元素N、P、K高效利用的分子机制;(3)水稻光合作用关键基因及光呼吸旁路的建立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ACS Appl:生物基水凝胶传感器

图片

最近,长春工业大学高光辉教授团队通过将羧甲基壳聚糖和酪蛋白酸钠引入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体系中,成功制备了皮肤状水凝胶传感器。聚丙烯酰胺-酪蛋白钠-羧甲基壳聚糖钠(PAAM-SC-CC)水凝胶具有很强的机械性能和出色的机械柔韧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足够的能量耗散机理。出人意料的是,PAAM-SC-CC水凝胶对各种固体基质和人体皮肤均表现出稳定且可重复的粘合力。由于酪蛋白酸钠驱动的大量游离离子,PAAM-SC-CC水凝胶可以保持稳定而灵敏的离子电导率,而无需添加其他填料。实验证明,它可以应用于复杂信号的人体运动监控领域(如喉咙运动和关节伸展)。


参考文献:doi.org/10.1021/acsami.1c05098



Wageningen: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新型抗虫基因

图片

2017年WUR昆虫学实验室的研究员Karen Kloth发现了可使一种植物拟南芥(Tale cress)对绿桃蚜具有更强抗性的基因。在一项发表在《植物、细胞与环境》上的新实验中,他们团队证明了该基因存在于植物的每个部位(根、叶、茎和芽),但仅在所谓的韧皮部-将富含糖分的汁液通过植物运输的细胞。他们还发现,该基因可与其他以韧皮部汁液为食的蚜虫和粉虱(包括桃蚜)一样有效。该基因能普遍减少烟草蚜虫、卷心菜蚜虫和卷心菜粉虱等昆虫繁殖和食欲。



Cell:基因编辑技术升级版CRISPRoff

图片

4月11日,cell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美国怀特黑德研究所Jonathan Weisman等人设计了一种名为CRISPRoff的新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使某些基因“沉默”,从而以高特异性控制基因表达。这种“升级版”的基因编辑技术为研究表观遗传机制、重大疾病治疗以及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等提供了有力工具。



PNAS:可让大量基因实验同时进行的新基因编辑技术

图片

哈佛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Wyss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Retron Library Recombineering(RLR)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能够让这项任务变得更加容易。RLR可以同时生成多达数百万个突变,并为突变细胞编好“条形码”,达到一次全部筛选的目的,从而轻松地对大量数据进行生成和分析。这一方法在细菌细胞中已经成功,论文发表在PNAS上。




02 大|企|业|动|向

中国农业科技融资额暴增190%丨行业动态

图片

近日,美国农业食品创投资讯平台AgFunder和中国的农业食品科技风投基金食芯资本联合制作发布了《2021中国农业食品投融资报告》。报告显示中国股权投融资市场的整体金额在2020年骤降了50%,相比之下,2020年中国的农业食品初创企业融资金额却逆市上涨66.1%,达到了60亿美元。其中上游农业科技融资金额创下了历史增长记录,同比增长了190%,占到整个行业总投资额的23.7%,远高于2019年的13.6%和2017年的8%。



SABIC推出首款LNP生物基改性料丨生物基

图片

近日,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推出LNPTHERMOCOMP DC0041PE-7M1D145W生物基改性料,与现有方案LNP THERMOCOMP DC0041PE-7M1D145改性料相比,这款创新型阻燃级碳纤维增强改性产品能有效减少碳足迹,且使用性能大致相同。这款注塑成型产品的潜在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外壳的薄壁部件,以及外科手术器械等对尺寸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精密元件。



首批商用生物基尼龙原料或下半年上市|生物基

图片

生物技术公司Genomatica与欧洲尼龙生产商Aquafil合作,于今年早些时候以中试规模生产出第一吨可完全降解的生物基尼龙-6前体。目前第一批量产将生产50吨生物基尼龙用于商业用途。Genomatica公司制造天然尼龙的技术采用的是发酵工艺,将植物中的糖类转化为尼龙-6的化学中间体。然后Aquafil公司将这种化学物质制造为尼龙-6聚合物切片和纱线。



秸秆制全生物降解材料项目签约落地丨生物基

图片

5月18日,河北洲易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友好嬴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约的秸秆全生物降解材料项目落户石家庄市。项目将以研究院和薄膜产品出口基地为核心,占地300亩,作为石家庄市乃至周边省份秸秆再利用的研发和产品出口中心;以乡镇为单位,由其统一提供专用设备,将秸秆进行粉碎和初加工,实现秸秆的全部利用。一期建成后,预计产能达到2000吨/年,可完成产值10亿元,实现利润5亿元。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分析丨种植技术

图片

由辽宁灯塔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专家郑膨一对秸秆还田进行效果分析,对于水稻的秸秆还田展开实验研究,对比自然腐烂和使用腐熟剂的水稻秸秆,分析其腐烂速度以及肥力效果,通过大田种植产品验证技术成效。结果表明,将早稻秸秆使用腐熟剂进行还田,之后种植晚稻,能够促进晚水稻生长,不但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而且还能使水稻产量增加



云南共建数字农业服务平台

图片

5月14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建设“云南数字农业服务平台”。该平台将以溯源中国平台赋能云南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该平台将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农业SAAS智能云平台、AI人工智能云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品牌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用、一物一码全链溯源、全供应链ERP+物联网管理7个子平台。



永辉携手北大荒打造自有大米品牌

图片

近日,永辉-北大荒田趣大米试验田种植启动仪式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农场圆满举行。永辉依托自有品牌田趣、生鲜供应链、数字化全渠道等优势,与北大荒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2021年新品种田趣大米试验田种植。据悉,双方打造的订单农业能有效整合源头到终端资源,通过产、供、销全链路数字一体化,解决买卖信息不对称难题,推动产地源头品牌化发展,构建共创共赢的供应链生态,科技引领智慧农业。



中粮探索“社区团购+无人零售”新商业

图片

中粮.馨香之稻积极探索“社区团购+无人零售”复合模式无人智能鲜米机。馨香之稻的社区团购采用创新的商业动作模式,商家平台负责营销活动、运营推广、商家管理以及线上铺货,抛弃了传统的社区团购需要团长进行管理、提供库存的弊端,馨香之稻的社区团长只需确认收货、获取佣金,节约大量操作时间可以大大调动团长加入的积极性。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真正做到了线上下单价格更优惠、无须跑菜场直接社区自提的实惠与便捷。



03 融|资|速|递

智能拖拉机企业Monarch Tractor完成A轮融资

图片

自动驾驶电动拖拉机初创公司Monarch Tractor三月中旬在A轮融资中筹集了2000万美元,由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Musashi Seimitsu Industry Co、农业设备制造商CNH Industrial和印度拖拉机和农具公司VST Tillers Tractors领投。公司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美国,公司致力于改善传统耕作方式,为农民提供清洁、高效、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2020年,该公司因为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集成在同一平台上的全电动、无人驾驶智能拖拉机而受到关注。



农村产业互联网平台“汇通达”获E轮融资

图片

5月19日,阿里、雷军参投的农村产业互联网平台“汇通达”获E轮融资,由国投创益领投。同时,外媒报道汇通达正考虑最快二季度在香港上市,筹资规模至多10亿美元。汇通达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农村市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致力于以创新模式和数字化能力,通过会员制形式整合产业链供应端到零售端,为产业链中相关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产业链的重构升级、降本增效。



本地农产品采购数字化企业Forager获400万美元融资

图片

据外媒报道,美国数字化农产品采购平台Forager近期获得了400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包括ICM的Duncan Saville和Coastal Enterprises Inc.等个人投资者领投。Forager成立于2015年,是一个整合了农产品订购、交付和支付的数字化采购平。Forager把零售商和供应商聚合到其平台上,零售商可以利用Forager自主开发的系统来筛选供应商,并在平台上管理和供应商的合作情况。相比于以往复杂的审核过程,Forager依托历史数据的智能资质核验为零售商节省了大量时间,双方最快在几小时内就能启动合作。



“燕麦奶第一股”OATLY纳斯达克上市

图片

燕麦奶品牌OATLY于北京时间5月20日晚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燕麦奶第一股”,总募资规模超14亿美元。OATLY成立于1994年。2019年收入开始爆发式增长,2020年OATLY实现营收4.21亿美元,目前已在20个多国家和地区的6万余家零售门店和3万多家咖啡店出售。OATLY还特别强调了在中国市场的成绩,截至2020年12月31日,OATLY在中国拥有9500多个餐饮和零售点,增长率超过450%




04 产|业|之|声

206个数字农业先进案例被公示

图片

5月14日农村农业部印发《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推介公示》,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评分标准,经专家评审推荐、中心领导班子审议,包括“京科惠农”农业信息人工智能咨询服务平台、果园全产业链智慧化生产管理技术、作物商业化育种信息管理平台等206个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被推介。



中国农科院南繁育种研究中心揭牌

图片

5月19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育种研究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将围绕南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分子设计、品种培育及栽培生理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中心与南繁院实行一体化运作,努力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种业理论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生物种业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种质资源引进交流中心。推动南繁育种实现由田间试验向田间与实验室转变,由季节性向全天候转变,由单打独斗向协同创新转变,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两部委: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图片

近日,财政部、商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旨在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保障市场供应,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通知》从升级改造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强产地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零售网点、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五个方面部署相关工作。

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知耕公众号
知耕TechCube
添加微信
扫码添加知耕菌微信
TechCube
联系人:知耕菌 | 联系电话:13524693078 |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OFFICE PARK金海园2号楼
邮箱:shzg@tech-cube.com.cn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