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智汇#基因编辑#微生物#植物蛋白#生物基新材料
快报摘要 - Wrap Up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JIPB:无基因型限制的棉花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基因编辑
PBJ:发现改造三萜糖基转移酶实现系列黄芪皂苷的组合催化合成|合成生物
mLife:智能化、自动化微生物单细胞分选仪助力微生物资源探测挖掘|微生物
Science Direct:基于纳米纤维素的高效粘结剂|生物基新材料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Bountica开发可降解蛋白质基涂层
圣泉集团自研生物质精炼技术打造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产业化
Lygos携手Ginkgo Bioworks优化生物基特种化学品生产
妮维雅母公司Beiersdorf收购S-Biomedic多数股权布局“微生态”护肤
The Better Meat携手Greenleaf Foods携手推进替代蛋白创新
邦吉投资5.5亿美元开展大豆浓缩蛋白生产
EnPlusOne Bio拟将新型酶法RNA寡核苷酸合成技术商业化
卡夫亨氏携手Wyss研究所研发将植物基糖转化为纤维的天然酶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合成生物企业巨子生物募集5.08亿港股上市
植物保护公司Vive Crop Protection获C轮融资
生物制造企业EnginZyme获2100万欧元B轮融资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欧洲EUBP发布2022全球生物塑料行业前景展望
01 科|技|突|破
JIPB:无基因型限制的棉花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基因编辑
基因型限制和转化周期长是棉花遗传转化的两大技术屏障,难以实现以主栽品种为基础受体的基因聚合和品种改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团队建立了跨越种间和种内的无基因型限制的棉花高效遗传转化体系(SAMT),以棉花种子顶端分生组织干细胞为外植体,结合农杆菌和超声波处理,将外源载体整合到干细胞中,进而诱导干细胞产生不定芽,并利用壮观霉素抑制主芽生长,诱导腋芽的产生,有效降低嵌合体概率。该研究破解了难以利用棉花主栽品种为受体进行遗传转化的“卡脖子”问题,为加速棉花基因工程育种进程提供了技术保障。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11/jipb.13427
PBJ:发现改造三萜糖基转移酶实现系列黄芪皂苷的组合催化合成|合成生物
黄芪皂苷具有保肝、抗病毒、保护心血管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结构多样,部分化合物含量低且缺乏紫外吸收,分离纯化存在很大困难,药理活性研究较少。北京大学药学院叶敏/乔雪团队从传统中药黄芪中克隆得到三个活性糖基转移酶并鉴定功能,通过序列比对、分子模拟和定点突变对其进行定向改造,与团队此前报道的糖基转移酶共同建立了系列黄芪皂苷的组合催化网络,部分糖基化产物表现出更好的保肝和抗新冠病毒活性。该结果为黄芪皂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催化工具。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bi.13983
mLife:智能化、自动化微生物单细胞分选仪助力微生物资源探测挖掘|微生物
单细胞分析已成为生命科学的有力工具,原位样品在单个细胞精度的识别、分选、测序/鉴定对于深入解析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青能所单细胞中心与青岛星赛生物合作开发微生物单细胞自动分选系统EasySort AUTO,可将常规显微镜升级为微生物单细胞的智能化、自动化分选装置,并利用酵母和大肠杆菌细胞示范了单细胞分选—测序/培养的全流程,为微生物资源的探测和挖掘提供了有力手段。EasySort AUTO系统具有广谱适用性、灵活性及高活性保持等特点,将以便捷的操作、灵活的组装、自动化的细胞收集、目标细胞的高活性保持等优势为微生物单细胞的分选工作提供特色解决方案。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lf2.12047
Science Direct:基于纳米纤维素的高效粘结剂|生物基新材料
纳米纤维素(CNF)易分散在水中并通过氢键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具有丰富的亲水性基团,可作为各种材料的高效粘结剂。新不伦瑞克大学Yonghao Ni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微孔活性香蕉炭(BN-Ac)和CNF粘结剂组成的超级电容器电极。其中BN-Ac是从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碳化中提取,成本效益高;使用CNF作为粘结剂可以替代PVDF粘结剂制备生物炭/泡沫镍基电极。此研究重点揭示了CNF粘结剂在电极电阻、电解质体电阻、串联电阻和电极稳定性中的潜在作用,同时阐述了CNF粘结剂对生物炭比表面积、孔隙率和润湿性的影响,并确定了制备高性能电极的适当粘结剂用量。本研究中展示的CNF粘结剂的优点将提高其他EDLC和储能装置的效率。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arbpol.2022.120353
02 大|企|业|动|向
#
生物基新材料
Bountica开发可降解蛋白质基涂层
以色列农业食品科技初创Bountica正在解决食品和饮料行业问题,公司主要致力于食品保存方法,并开发具有食品安全、可降解的蛋白质涂层,以防止易腐食品和饮料的腐烂变质。Bountica所研发食品保鲜系统是基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干扰生物体的特定细胞途径,使细菌难以生长和增殖。该产品是从制药产业汲取经验并尝试在食品技术领域利用绿色的蛋白质和肽。Bountica的防腐剂对pH范围的依赖性较低,可以安全食用,在其中添加蛋白质化学技术,例如蛋白质工程工具,可以将特定的活性曲线应用于蛋白质,使它们在高或低pH下更具活性。Bountica的防腐剂提供的功能满足了冷藏冷冻产品的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生物基新材料
圣泉集团自研生物质精炼技术打造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产业化
12月16日,圣泉集团拟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质精炼技术,投资24.8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项目,打造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产业集群。公司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作为“圣泉生物溶剂法”生物精炼一体化产业布局的最新成果,核心在于自产生物炭,且可控性高、均一稳定,利用其制备的硬碳负极材料具有生物质和树脂的双重特性,极片压实密度高,产品性能稳定,其第一代硬碳产品具有300mAh/g左右的克容量,首效≥88%。同时作为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前驱体的生物炭还可用于制备合成氨、生物基甲醇等大宗基础化工产品,除作为化肥、基础化工原料外,亦可作为新型燃料用于车船等交通运输工具,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高度契合碳中和发展总趋势,国内外市场空间巨大。
#
生物基新材料
Lygos携手Ginkgo Bioworks优化生物基特种化学品生产
安全和可持续特种成分供应商Lygos宣布同合成生物独角兽Ginkgo Bioworks达成研发合作,旨在优化和扩大可持续特种原料的生产,该原料可替代有毒的石油化学品,降低生产成本并推进工业生物创新。双方计划在约两年内推进两个研发项目,Lygos的有机酸靶材可生产能用于消费、农业和工业市场的可生物降解产品。Ginkgo将利用其在菌株开发和代谢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快速设计和优化微生物,以将低成本糖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为石油衍生原料制成的传统工业化学品提供更可持续的替代品。
#
微生物
妮维雅母公司Beiersdorf收购S-Biomedic多数股权布局“微生态”护肤
12月16日,妮维雅母公司、德国个人护理用品巨头 Beiersdorf集团宣布收购比利时生物科技公司S-Biomedic多数股权。S-Biomedic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研究皮肤微生物组间的微妙平衡,并研发活的皮肤菌群作为化妆品的成分。早前Beiersdorf在意识到皮肤微生物组在皮肤护理界的发展潜力时已通过旗下VC机构投资S-Biomedic。此次收购完成后,S-Biomedic将在拜尔斯道夫集团现有微生物组计划中作为一个独立机构进行管理,以补充集团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有利于S-Biomedic扩大消费市场。同时Beiersdorf收购S-Biomedic是基于前者C.A.R.E.+ 战略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共同将皮肤护理提升到新的水平,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并研发解决方案。
#
替代蛋白
The Better Meat携手Greenleaf Foods携手推进替代蛋白创新
12月20日,The Better Meat宣布与植物蛋白食品领先品牌Lightlife®和Field Roast™的所有者Greenleaf Foods达成联合开发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共同合作利用The Better Meat最先进的Rhiza真菌蛋白成分,探索下一代替代蛋白的创新。The Better Meat通过发酵生产的Rhiza真菌蛋白是一种可持续食品成分,具有天然的肉质感,含有比鸡蛋更多的蛋白质和比牛肉更多的铁。并且Rhiza真菌蛋白可应用在多种用途中,既可以作为肉质增强剂,也可以作为肉质替代物,同时帮助提高质地,增加产量,提高营养效益,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利用其他潜在的蛋白质来源进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
植物蛋白
邦吉投资5.5亿美元开展大豆浓缩蛋白生产
农业食品领先企业邦吉计划投资约5.5亿美元,建设一个集成大豆浓缩蛋白和组织化大豆浓缩蛋白设施。该设施将与其印第安纳州大豆工厂相邻,并且整合在一起,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开工,2025年年中投产,最终将额外加工近450万蒲式耳大豆。该工厂有望满足客户对植物基食品、加工肉类、宠物食品和饲料产品中关键成分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邦吉还额外投资1000万美元帮助其Creative Solutions Center增强植物蛋白方向的技术能力。该中心除现有的脂类和碳水化合物资源外,还是替代肉类和奶制品、加工肉类和饮料的商业化试验工厂及烘焙和油炸实验室等。通过该中心,邦吉期待与客户共同测试、开发、改进和完善产品,为全世界消费者提供感官优异且可持续的食品。
#
酶工程
EnPlusOne Bio拟将新型酶法RNA寡核苷酸合成技术商业化
12月19日,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技术衍生公司EnPlusOne Bio宣布已经从前者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获得全球独家授权,将开发的新型可控的酶法RNA寡核苷酸合成技术平台—ezRNA并技术商业化。相较于传统方法,ezRNA可以独立于模板核酸序列进行,同时采用非化学溶剂的水基合成法,水基反应能够减少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的使用,并且整合多种核苷酸修饰,并有望为规模化持续生产治疗性RNA提供制造工艺。公司认为该技术可能彻底改变未来的RNA 疗法,最终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公司将在未来两年内建立一个试点实验室,并扩大该技术的能力。
#
酶工程
卡夫亨氏携手Wyss研究所研发将植物基糖转化为纤维的天然酶
12月20日,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宣布亨氏卡夫正与其合作研究让糖变得更健康的技术,即创造出在不降低糖(果糖,葡萄糖等)风味的情况下,减少糖的总用量的技术。该项合作确定了一种基于植物的将糖转化为纤维的天然酶的方法,一旦这些酶到达人体肠道就会将糖转化为纤维。这种技术不仅会减少吸收到血液中的糖分,还会产生有益于肠道健康的益生元纤维。双方合作致力于对这种酶进行工程设计,使其仅在到达人体肠道时才会激活,并将其封装起来,以便在不改变现有配方或制造工艺的情况下将其添加到现有食品中。
03 融|资|速|递
#
合成生物
合成生物企业巨子生物募集5.08亿港股上市
合成生物企业巨子生物近日于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首发募集资金约人民币5.08亿元,成为“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是全球领先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公司,具有多项蛋白产品,公司目前拥有可复美和可丽金两款主打产品。聚焦于功效性护肤品、医疗器械、功能性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三大产业方向,利用其专有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巨子生物自主开发和生产了多种类型的重组胶原蛋白和稀有人参皂苷。目前该公司已实现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化及5种稀有人参皂苷百公斤级量产。
#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企业Vive Crop Protection获C轮融资
植物保护企业Vive Crop Protection宣布完成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Emmertech领投,Cibus基金、加拿大商业发展银行,加拿大出口发展公司、Urbana Corporation、硅谷银行、Co-operators、iSelect、Jim Richardson Family Office等跟投,资金用于提供营运和增长资金,以支持其持续扩张,极大可能加速其产品输送效率,并在更多的土地上发挥作用,同时继续加速其下一代精准化学™解决方案在新北美市场的商业部署和推进其研发渠道。Vive专有的Allosperse®输送技术是一种纳米级的聚合物输送系统,可提高传统和生物活性成分的靶向性能,提高农民的投资回报率和可持续性。
#
酶工程
生物制造企业EnginZyme获2100万欧元B轮融资
12月19日,瑞典生物制造企业EnginZyme完成2100万欧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Bunge Ventures、Navigare Ventures、Almi Invest GreenTech 、Sofinnova Partners、SEB GreenTech VC和Industrifonden参与。资金将用于加速其无细胞生物制造技术的商业化,同时帮助其专有技术平台中新功能的建立,来提高产品性能以促进其产品的商业拓展。EnginZyme是一家致力于利用以酶为核心的无细胞催化技术从事各类化学品生产的生物技术公司,其以酶固定为专利核心的无细胞生物制造平台主要包括稳定的非均相多反应催化剂、连续流动操作、自动化生物催化剂设计以及工艺流程和规模放大四部分。目前EnginZyme 已成功生产出数kg规模的酶催化剂,并且已经建设了年产50吨产品的试验工厂,同时EnginZyme开发了曲二糖、α- 熊果苷以及假尿嘧啶核苷3条管线。
04 产|业|之|声
#
生物塑料
欧洲EUBP发布2022全球生物塑料行业前景展望
12月6-7日,第17届EUBP会议上European Bioplastics(欧洲生物塑料协会,EUBP)发表全球生物塑料行业的积极前景展望。据统计,全球生物塑料产能将从2022年的约223万吨增加到2027年的约630万吨。生物基、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占全球生物塑料产能的48%以上(100万吨),其中生物基聚合物的生产能力在未来五年仍将增加到270万吨以上。从包装、餐饮产品、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农业/园艺、玩具到纺织品,生物塑料应用市场逐步增加。未来几年,汽车和运输、农业和园艺以及电气和电子等细分市场的相对份额将继续适度增长。未来生物塑料产量将实现惊人增长,欧洲政策制定者应利用与《欧洲绿色协议》相关的许多举措,明确承认和促进生物基和可堆肥塑料。
往期链接
知耕智汇88期 | 植物光合系统增强细胞合成代谢;Calyxt开发基于合成生物学的“产油大豆”替代棕榈油;擎科生物获4亿元融资
知耕智汇87期 | 首次发现商业杀虫剂分子靶标;LanzaTech联合住友理工打造天然橡胶替代;杭州新设5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知耕智汇86期 | 首次鉴定植物超级增强子;大北农转基因抗虫大豆产品获批阿根廷种植许可;江南大学签署首个亿元级专利转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