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圈子 >> 知耕智汇 >> 知耕智汇81期 | 规模化生产dsRNA生物农药的新型平台;GoodSignal...
知耕智汇81期 | 规模化生产dsRNA生物农药的新型平台;GoodSignal发布替代蛋白产品路线图;未名拾光获近亿元A轮融资
栏目:知耕智汇
日期:2022-11-29
浏览量:824
摘要:

头图动图.gif




快报摘要 - Wrap Up



1.png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Nature Protocol:直接递送和基于农杆菌共培养的高效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基因编辑

Chem.Sci:新型四环素的基因挖掘和生物合成|合成生物

Nat Comm:从昆虫幼虫肠道中分离的PVC塑料降解细菌|微生物

Nat Comm:以转基因细菌制备集检测水质、过滤污染于一体的「活体」工程生物材料|生物基新材料

BAB:用于规模化生产dsRNA生物农药的新型平台|生物农药

2.png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IARPA、Ginkgo Bioworks和 Draper开发检测工程DNA新技术

Inscripta联合Sestina Bio开发可生产补骨脂酚的可规模化微生物菌株

凯赛生物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投产填补国际技术空白

Agrematch基于AI的天然除草剂试验成功

Arzeda联合AAK创造基于新型酶的可持续植物油

隆科特拟年底完工年产1.2万吨植物蛋白项目试产

GoodSignal发布替代蛋白产品路线图

3.png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生物材料创新平台未名拾光获近亿元A轮融资

人造脂肪公司Nourish获2860万美元A轮融资

细胞肉初创遇见味来获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可再生氮肥先驱 Nitricity获2000万美元A轮融资

4.png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香港联交所拟鼓励合成生物等多领域公司来港上市


01 科|技|突|破

Nature Protocol:直接递送和基于农杆菌共培养的高效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基因编辑

传统的植物基因工程通常使用根癌农杆菌或基因枪将所需转化的基因递送到细胞中,再通过组培手段获得再生的转基因植株。目前,通过转基因和基因编辑加快具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明尼苏达大学基因组工程中心Daniel F. Voytas教授研究了两种基于农杆菌无菌种植土壤中种植的本氏烟草进行基因修饰的方法:一种是基于农杆菌的称为Fast-TrACC,另一种称为直接递送(DD)。两种方法为产生新的植物种质提供了替代方法,与标准方法相比成本更低、技术难度更小且所需时间更少。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可以通过将DR和携带特定的如基因编辑的载入进行共同的递送,进而在诱导的新的分生组织中实现植物的转基因过程,且这种对靶标基因的修饰可以进行后代的遗传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6-022-00749-9


Chem.Sci:新型四环素的基因挖掘和生物合成|合成生物

四环素是一类具有广泛抗菌活性的广谱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以及耐药菌的持续威胁,但目前仅发现5个天然的四环素。南京大学课题组开展了新型四环素天然产物的基因挖掘生物合成的研究——通过基因挖掘的方法在公共数据库中鉴定了一系列新颖的四环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并发现和表征了具有目前已知报道的具有最多糖基化修饰的新型四环素hainancycline。该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蕴藏着大量的新颖的四环素的生成潜力。

原文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sc/d2sc03965f


Nat Comm:从昆虫幼虫肠道中分离的PVC塑料降解细菌|微生物

生物降解处理塑料废弃物具有可持续、绿色环保等优势,聚氯乙烯(PVC)的微生物降解已有报道,但对降解菌株和相关解聚酶知之甚少,且降解机制不明。西湖大学鞠峰研究团队从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肠道中分离出一株能够以PVC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降解细菌(EMBL-1),并使用多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鉴定了可能参与PVC降解的关键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脱卤酶、烯醇化酶、醛脱氢酶和加氧酶),揭示了PVC可能的生物降解途径。PVC降解途径的提出,对聚烯烃类塑料的生物降解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2903-y


Nat Comm:以转基因细菌制备集检测水质、过滤污染于一体的「活体」工程生物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

工程生物材料(ELM) 是嵌入生物聚合物基质中的活细胞复合材料,通过将工程细胞整合到生物聚合物基质中,ELM可以用作活体传感器、疗法、生物制造平台、电子、能量转换器和结构材料等。莱斯大学的合成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员发现新月柄杆菌可以实现ELMs的生长。这些细胞显示并分泌可以自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形成了一个从头基质,并将细胞组装成厘米级的ELM;通过发现ELM工程背后的设计原理,研究人员能够调整这些ELM的组成、机械性能和催化功能。该研究提供了遗传工具、设计和组装规则,以及一个既能控制基质、又能控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ELMs培养平台。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191-2


BAB:用于规模化生产dsRNA生物农药的新型平台|生物农药

RNA干扰 (RNAi) 是真核细胞进化出的用于调节基因表达的最保守的途径之一,要使dsRNA进入农药市场,必须以具有成本效益和可持续的方式生产。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高产表达培养基,与使用1 mM IPTG的表达培养基相比,该培养基产生高达15倍的dsRNA产量。研究人员还优化了一种产生高质量dsRNA的低成本纯化方法,此方法无需使用商业试剂盒或商业核酸酶中常见的危险化学试剂来消除污染DNA或单链RNA (ssRNA) 。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完整、低成本的工艺dsRNA平台,具有在工业dsRNA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86/s40643-022-00596-2


02 大|企|业|动|向

#

基因编辑

IARPA、Ginkgo Bioworks和Draper开发检测工程DNA新技术

美国情报界的研发部门情报高级研究项目活动 (IARPA)、领先细胞编程水平平台Ginkgo Bioworks和非营利性工程创新公司Draper宣布完成IARPA的寻找工程相关指标 ( FELIX) 计划。该计划旨在增强和改进当前的生物检测生物监视能力:Ginkgo开发了一套新的计算工具,Draper开发了一个新的实验平台,以帮助检测和识别样本何时包含基因工程生物系统。同时Ginkgo与IARPA合作开发了一套初始计算工具ENDAR(工程核苷酸检测和排序),可帮助训练有素的分析师识别下一代测序 (NGS) 数据集中的基因工程,使科学家能够大规模检测工程DNA,针对可能在复杂、多物种环境中发现的一系列生物有机体工作,对工程生物体的存在提供早期警报,并帮助加快适当的反应,从而减轻不利后果。


#

微生物

Inscripta联合Sestina Bio开发可生产补骨脂酚的可规模化微生物菌株

10月5日,Inscripta和Sestina Bio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可生产补骨脂酚(Bakuchiol)的可规模化微生物菌株,补骨脂酚是一种天然有效的护肤成分,可提供与视黄醇相同的许多益处,但具有抗氧化特性并减少副作用。Inscripta是自动化、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全球领导者,Sestina Bio是利用专有数据资产预测性能的合成生物先驱。这标志着synbio行业的重大发展,也是作为使用Inscripta的Onyx平台开发的首批生物产品之一。Onyx能使双方快速创造一种能大规模生产并在制造中获取补骨脂醇菌株需要显着的酶改进和支持该途径的全基因组编辑技术。并从根本上改变应变优化的现状,使双方能够扩大对整个细胞功能和系统的解决方案的搜索。


#

生物基新材料

凯赛生物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投产填补国际技术空白

9月底,凯赛生物位于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年产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已完成调试,目前生产线的产品已经获得国内聚合应用客户认可并开始形成销售,国际客户正在验收过程中。公司最早在2003年成功实现生物法长链二元酸聚合级产业化,成为世界上首个用生物法实现“0到1”的突破,并逐步实现对化学法长链二元酸同类产品的市场替代,成为全球长链二元酸市场的主导供应商,公司的最终目标设定为以生物制造助力实现“碳中和”。


#

AI技术

Agrematch基于AI的天然除草剂试验成功

专注于发现和开发作物投入产品的AI企业Agrematch宣布,在对具有商业重要性的作物杂草(包括对广泛使用的合成除草剂具有抗性的菌株)进行有利的试验后,它已更接近将其新型生物除草剂商业化。使用Agrematch的AI预测系统和验证平台AI4AI(活性成分的人工智能)在不到12个月内发现和开发的新活性成分AS9057,显示出对各种杂草物种的卓越出苗后控制。AS9057也被认为具有新的作用模式,使其发现对全球作物生产和260亿美元的全球除草剂市场具有重要意义。Agrematch的愿景是引领作物保护行业转型,从合成到天然产品,使种植者能够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可持续地应对挑战。


#

酶工程

Arzeda联合AAK创造基于新型酶的可持续植物油

10月18日,Arzeda宣布与全球领先的特种油脂公司AAK达成联合开发协议,通过应用新型酶加速食品行业的植物油创新。双方将利用Arzeda技术平台优化蛋白质,进一步提高AAK的植物基食用油可持续性及生产效率。  双方合作的技术平台横跨基于AI设计到酶的制造,创造自然界中无法进化的新型蛋白质,帮助加速生物技术创新。


#

植物蛋白

隆科特拟年底完工年产1.2万吨植物蛋白项目试产

10月17日,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植物蛋白深加工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工试产,该项目总投资2.7亿元,采用姚斌院士研发的专利生产技术,对植物蛋白通过水解、杀毒等先进生物技术进行处理后,利用高温瞬间干燥技术,实现植物蛋白肽蛋白粉等产品的生产,是该公司产业链延伸的提质增效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12000吨/年豆制品生产能力,其中肽粉6500吨、蛋白粉5500吨,新增产值2亿元,税金2500万元。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建设完成,设备正在安装,预计2022年12月份完工试产。


#

替代蛋白

GoodSignal发布替代蛋白产品路线图

10月14日,GoodSignal发布替代蛋白产品路线图,路线图表示:在 "模拟产品 "阶段,植物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 "相同产品 "阶段,发酵培养肉类技术正在上线;在 "增强型产品 "阶段,这三种技术将被结合创造出具有更高的口感、质地和营养的产品。食品系统转型将带来挑战消费者想象力和味觉的 "新 "产品。替代蛋白质将在短短几十年内改变我们的食物系统。当它们不再被称为“替代”时,替代蛋白质将成为主流。


03 融|资|速|递

#

生物基新材料

生物材料创新平台未名拾光获近亿元A轮融资

新型生物活性材料创新平台未名拾光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信资本旗下私募股权投资部门(信宸资本)领投,扬子江冶金工业园以及老股东真格基金、嘉程资本和弘毅创投跟投,高鹄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队伍建设产能扩容。未名拾光是一家专注于美妆个护领域生物活性材料创新研发和生产制造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发掘高价值生物活性成分,并依托下一代生物合成技术实现生物活性材料的低碳制造生产,为下游客户提供优质、安全、有效、绿色的原料,并已成为包括逐本、Helius、华熙生物、肤见、花皙蔻、毕生之研、安诺科斯、KATO在内的多家行业内知名品牌产品的上游原料供应商。


#

植物蛋白

人造脂肪公司Nourish获2860万美元A轮融资

10月19日,人造脂肪公司Nourish Ingredients宣布完成286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Horizon Ventures领投,投资者Main Sequence和Hostplus跟投。资金将用于扩大生产和产品开发,将替代蛋白的口味和体验的界限推向新的空间。公司利用发酵开发可持续来源的脂肪化合物,用于植物基替代蛋白质食品,开发了一种专有的发酵工艺可以模仿动物脂肪的分子结构,而无需使用动物产品或椰子油或棕榈油等传统材料。公司预计其首个脂肪产品将在2023年进入替代蛋白质产品系列和特殊食品。


#

细胞肉

细胞肉初创遇见味来(C Foods)获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细胞肉初创遇见味来(C Foods)完成近千万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伽利略资本领投,新兴投资厂牌Kindergarten Green等跟投。资金将用于种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生物材料的研发雏形产品的推出拓展团队以及实现从实验室到小试的跨越。公司基于细胞生物技术进行应用场景开发与拓展,核心方向为细胞农业替代蛋白,即细胞培养肉。目前,C Foods雏形产品包括牛的瘦肉、牛的脂肪、鹅肝等等。


#

可再生肥料

可再生氮肥先驱 Nitricity获2000万美元A轮融资

可再生氮肥生产的农业科技初创公司Nitricity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Khosla Ventures和 Fine Structure Ventures领投,Energy Impact Partners、Lowercarbon Capital和MCJ Collective跟投。本轮融资将推进公司可持续和本地生产的肥料生产气候智能型肥料推向市场。Nitricity使氮肥的生产通电和分配,并使用一种新技术,利用低成本太阳能或风能进行区域化养分生产,与现有氮供应链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高度集中,使用化石燃料和昂贵的运输。这种电气化技术以气候智能型硝酸盐形式提供肥料,专为高效应用而设计,能够解决基于氨的技术之外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不仅可以解决生产中1-2%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还可以通过减少一氧化二氮的形成来解决应用中额外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04 产|业|之|声

#

合成生物

香港联交所拟鼓励合成生物等多领域公司来港上市

10月19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刊发咨询文件,建议扩大香港现有上市制度,允许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目前该咨询文件正处于为期两个月的征询意见期,征询意见到2022年12月18日截止。此次咨询文件总共涉及了五个特专科技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其中在先进材料领域重点提及了合成生物材料,而在新食品及农业领域也提及,利用合成生物学等下一代科技创新将有助于食品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如合成生物学可以使得生物农药以及生物肥料工程化、有助于生产替代蛋白等。

往期链接

图片

知耕智汇80期 | 基于LSR编辑的精准大片段DNA插入;Technip Energies联合MetGen推动木质素精炼工业化

图片

知耕智汇79期 | 首次利用CRISPR/Cas9筛选杀虫毒素受体;奇华顿联手LanzaTech利用合成生物碳捕捉生产香氛成分

图片

知耕智汇78期 | 首次揭示几丁质生物合成机制;新朝阳天然芸苔素甾醇晶型专利获PCT国际专利受理;农业农村部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

图片

知耕智汇77期 | 首条将硒引入微生物小分子的生物合成途径;华恒生物实现发酵法生产丁二酸产业化;美国监管机构批准通用转基因紫番茄



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知耕公众号
知耕TechCube
添加微信
扫码添加知耕菌微信
TechCube
联系人:知耕菌 | 联系电话:13524693078 |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OFFICE PARK金海园2号楼
邮箱:shzg@tech-cube.com.cn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