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合成生物#作物保护#生物基新材料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TFST:通过合成生物实现虫草素绿色高效合成 | 合成生物
Nature:首次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从头设计全新荧光素酶 | AI技术
SPT:新型玉米基空气过滤器可捕获多种污染物 | 植物基新材料
Scientific Reports:利用内生真菌合成纳米生物农药 | 纳米农药
TPS:利用纳米载体喷雾实现非转基因的生物工程方法 | 纳米递送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Acceligen宣布培育具有PRRS抗性的基因编辑猪
合成生物企业Primordial Genetics推出专有的RNA聚合酶
Avantium携手Origin生产用于生物基化学品和塑料的FDCA和PEF
Yield10 Bioscience携手三菱合作利用亚麻荠生产生物燃料
海盈生物发布海藻酶解发酵耦合提取技术新专利
金诺赛与华中科技大学签订金线莲苷应用成果转化项目
嘉吉携手Cubiq Foods开展植物基替代脂肪合作
Yield10 Bioscience开发耐除草剂亚麻荠
Lavie Bio开发生物杀菌剂解决方案
Biotalys公布2022年全年财务业绩及业务亮点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重组胶原蛋白合成角膜企业典晶生物获超4千万B轮融资
酶合成材料企业Rubi Laboratories获870万美元种子融资
基因测序企业今是科技获B+轮融资
动物保护企业诺安百特获近亿元B轮融资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中国农科院携手腾讯启动国家作物种质库2.0项目
国务院启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欧洲环境署表示生物及塑料是欧洲迈向循环塑料的途径之一
陕西:支持发展生物质化工并鼓励企业利用生物质原材料替代化石原料
预计2027年农业接种剂市场达17亿美元
01 科|技|突|破
TFST:通过合成生物实现虫草素绿色高效合成 | 合成生物
虫草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代谢紊乱等多种重要生理活性,广泛应用于健康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但其生产存在周期长和成本高等问题。湖南农大田云教授团队与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改造解脂耶氏酵母实现了虫草素的绿色高效合成,进一步扩大了该酵母的工业应用范围。团队后续将持续进行底盘细胞的改造升级,加快推进虫草素绿色生物制造。同时团队综述了产虫草素的微生物资源,介绍了人工培养虫草素产生菌中关键代谢途径、转录因子与虫草素生物合成的关系,总结了通过菌种改良和基因工程技术提高虫草素产量的现状,并探讨了利用合成生物学构建细胞工厂提高虫草素产量的可能性。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2.127862
Nature:首次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从头设计全新荧光素酶 | AI技术
自然界中的生物酶都是经过漫长的进化逐渐演化而来,想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酶十分困难,且有限的算力很难预测酶的活性位点和底物结合结构域。著名蛋白质设计专家、华盛顿大学医学院David Baker教授团队研究开发了可以从头设计人造荧光素酶的深度学习算法Family-wide Hallucination,研究团队首先选定一些荧光素底物,然后使用算法生成数千种可能与这些荧光素发生反应的蛋白质结构。并通过实验室测试证实,这些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造酶可以非常有效地催化荧光素底物发光。这是科学界首次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来创造全新的酶。本次研究可以从头设计出具有高催化活性、高底物特异性、结构紧凑和耐热性好的人造荧光素酶,这或将成为深度学习算法辅助设计人造酶的关键里程碑。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696-3
SPT:新型玉米基空气过滤器可捕获多种污染物 | 植物基新材料
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由玉米蛋白制成的空气过滤器,能够同时捕获99.5%的小颗粒物以及甲醛等有毒化学物质,这是目前的空气过滤器无法捕获。研究人员选择玉米进行研究,玉米蛋白具有疏水性,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如面罩)很好地工作。玉米蛋白中的氨基酸被称为官能团,当暴露在蛋白质表面时,这些官能团就像多只手一样,抓住有毒的化学分子,据推测,蛋白质的进一步重排可以发展出一组触手状的官能团,可以从空气中抓取各种化学物质。这项研究为制造由丰富的天然生物质制成的环保和多功能空气过滤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seppur.2023.123179
Scientific Reports:利用内生真菌合成纳米生物农药 | 纳米农药
纳米技术在不同的治疗和农业活动中的应用呈指数增长,而绿色纳米技术为制备金属纳米颗粒提供了一种经济、环保、可持续的方法。埃及先进技术和新材料研究所团队首次报道了以内生绿色木霉EG92菌株的胞外生物活性代谢物为封端剂/还原剂,MnCl2·4H2O为母体,采用微生物法合成平均晶粒尺寸为~35 nm的棒状MnO NPs。选择麦麸培养基生长内生菌株EG92,其胞外组分产生多种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使MnO NPs产量提高到9.53g/l。与真菌相比,合成的MnO NPs对植物病原细菌表现出更快、更精确的拮抗作用。在未来,它们可以作为一种替代的和有希望的纳米生物农药来管理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病原体。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3-28749-z
TPS:利用纳米载体喷雾实现非转基因的生物工程方法 | 纳米递送
传统的作物改良获得转基因植物的成本高昂且过程繁琐,叶面喷施生物分子可以提供一种低成本且简易高效的替代方法。印墨美越科研人员基于肽的纳米载体,例如细胞穿透肽(CPPs)和细胞器靶向肽(OTPs)可有效用于递送DNA、RNA或蛋白质进入植物细胞的不同区室,并有可能用于生产转基因或基因编辑植物。Thagun等设计了一种基于肽纳米载体的叶面喷洒技术,用于将生物分子输送到拟南芥和大豆和番茄。研究表明,d构型的非聚精氨酸(dR9) 由于结合了手性逆转的精氨酸可防止其被细胞肽酶和蛋白酶降解,因此研究表明,基于肽纳米载体喷雾的递送平台可以有效地用于将生物活性分子递送到植物细胞中,以瞬时表达或沉默几种植物中的靶基因,而不会永久改变植物基因组。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0138522003387
02 大|企|业|动|向
#
基因编辑
Acceligen宣布培育具有PRRS抗性的基因编辑猪
可持续农业的领先创新者Acceligen宣布培育具有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抗性的基因编辑猪。这一突破代表了在追求可持续和合乎道德的猪肉生产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PRRS是美国养猪业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不仅影响猪的生产力,还影响其健康和保健。该项成果对可持续农业中育种应用具有前沿影响力。Acceligen的目标是使用最好的育种和选择工具,为动物、农民、消费者和环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基因编辑是最强大的育种工具之一,能够解决猪肉行业面临的一些最大挑战,并创建一个更可持续和更合乎道德的食品系统。
#
合成生物
合成生物企业Primordial Genetics推出专有的RNA聚合酶
合成生物企业Primordial Genetics推出专有的RNA聚合酶,以助力安全、可行的mRNA疫苗和疗法。该系列酶现在可用于评估和许可,并为基于mRNA的药物的临床可行性铺平了道路。Primordial Genetics通过高效和精简的RNA和DNA制造系统,助力人类疾病的治疗、预防和诊断,从基因组构建模块中创造出新的基因,以加速高效酶和微生物的进化。公司的Prima RNApols通过使mRNA产量更高、目标RNA纯度更高和dsRNA水平显著降低来克服障碍,是目前非常有效的RNA聚合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长模板应用。公司的目标是开发强大的制造技术,使mRNA治疗和疫苗成为可能。
#
生物基新材料
Avantium携手Origin生产用于生物基化学品和塑料的FDCA和PEF
可再生化学领域领先技术企业Avantium携手美国领先可持续材料企业Origin Materials,合作加速用于生物基化学品和塑料的FDCA和PEF的大规模生产。合作旨在结合双方技术平台,以便以工业规模从可持续的木材残留物中生产生物聚合物PEF的关键组成部分FDCA,同时Origin专利技术可以将可持续木材残留物中的碳转化为化学品,如CMF(氯甲基糠醛),创造了一条可以通过CMF将可持续木材残留物转化为FDCA的途径。Avantium目前正在荷兰Delfzijl建造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规模的FDCA工厂。Origin Materials最近已经在加拿大完成了其第一家商业制造工厂。
#
生物基新材料
Yield10 Bioscience携手三菱合作利用亚麻荠生产生物燃料
Yield10 Bioscience与三菱表示正在就供应、承购和销售亚麻荠作为生物燃料的低碳原料油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谈判,最终旨在支持三菱大规模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使商业航空脱碳。两家公司计划联合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以使用Yield10专有的亚麻荠籽遗传学技术从合同种植的亚麻荠籽中供应和承购亚麻荠油,为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供应石油。此外,两家公司还计划共同研究Yield10在亚麻荠生产的PHA生物塑料的开发以及未来的承购和营销,作为与生物燃料油的附加值副产品。
#
生物发酵
海盈生物发布海藻酶解发酵耦合提取技术新专利
青岛海盈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海藻提取方面取得了最新重大技术突破,新专利“海藻酶解发酵耦合提取技术”将生物发酵与生物酶解相结合,实现了海藻生物破壁与海藻工具酶靶向切割的完美结合,显著提高了提取效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海藻中的有效成分和官能团。采用海藻酶解发酵偶联技术生产的海藻提取物接近中性(pH 6.0-7.0),海藻酸和PGR含量较高,保留了海藻中的各种氨基酸。该创新海藻提取物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及特殊的应用效果,可方便地与UAN、APP、中微量元素肥料和农药共混使用;除了提高肥料或农药的利用率外,还可以增强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海赢生物专注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海藻、虾蟹壳、鱼皮、牡蛎等作为原料以创新技术和优化工艺,生产海藻提取物、壳聚糖低聚糖、鱼蛋白等优质生物刺激素,为全球土壤健康和绿色低碳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
功能性成分
金诺赛与华中科技大学签订金线莲苷应用成果转化项目
2月28日,华中科技大学与海南金诺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金线莲苷应用”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在校举行,该项目将按协议定价2.4亿元以转让方式实施成果转化。华中科技大学金线莲苷一类新药研发团队从2000年起开展系统深入研究,首次阐明了金线莲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金线莲苷具有很好的肝脏保护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损伤、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放射性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等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具有中度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并且基本上没有毒性。项目组已完成了金线莲药材的基源确定、组织培养和质量标准制定等工作,形成了成熟的金线莲苷提取纯化工艺,并且完成了药理学、毒理学、药物代谢、药物稳定性、制剂学等一类新药临床前研究,将于3月申报国家一类新药。该研究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此次成果转化将有力推动这一新药研发的后续临床研究,研发的药物将填补国内外保护肝脏药物的多项空白,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创新药物作出贡献。
#
植物蛋白
嘉吉携手Cubiq Foods开展植物基替代脂肪合作
植物替代食品企业嘉吉和西班牙食品科技企业Cubiq Foods签订产品共同开发和商业上市协议,助力开发Cubiq的技术和产品,双方合作产品植物基“智能脂肪”Go!Drop line。在2022年5月,Cubiq已获得嘉吉的75万美元融资。Cubiq通过植物脂肪替代动物脂肪,使用一种可以将液体油转化为固体或半固体脂肪的工艺,使植物性肉类更健康、搭配更自然。同时Cubiq还一直在研究培养脂肪,这种脂肪直接来自生长的动物脂肪细胞,于2019年首次宣布在细胞脂肪领域的计划,其培养的脂肪尚未上市。以植物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也使Cubiq有机会与嘉吉合作开发产品和商业化栽培脂肪。
#
作物保护
Yield10 Bioscience开发耐除草剂亚麻荠
农业生物科技企业Yield10 Bioscience宣布开发耐除草剂(HT)亚麻荠,并支持将这种作物用于生物燃料原料油市场开发。2022年春季,Yield10首次证明了其HT春季亚麻荠系列对常用阔叶除草剂的施用具有耐受性。在2022/2023年秋季,Yield10在美国南部田间试验中重新测试了其主要商业候选作物HT春季亚麻荠系列,并得到了成功的结果。这些HT春季亚麻荠系也具有耐除草剂能力。预计2023年公司将继续对HT春季亚麻荠系列进行进一步的种子放大和现场测试。Yield10 已于 2022 年根据SECURE规则向USDA-APHIS生物技术监管服务(BRS)提交了抗除草剂亚麻荠的监管状态审查(RSR)请求,目前正在等待回复。
#
作物保护
Lavie Bio开发生物杀菌剂解决方案
Lavie Bio开发创新的生物杀菌剂解决方案,根据2022年对其生物杀菌剂LAV311和LAV321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其生物杀菌剂成果显著。Lavie Bio是Evogene子公司,专注于通过引入基于微生物组技术研发生物杀菌剂产品来提高食品质量、可持续性和农业生产力。Lavie Bio的候选产品LAV311和LAV321是利用Lavie Bio的生物驱动设计(BDD)平台发现和开发的生物杀菌剂,该平台基于Evogene的MicroBoost AI技术引擎,利用大数据和先进的人工智能(AI)算法。LAV311和LAV321旨在整合到农民现有的综合虫害管理(IPM)实践中,推动生产和可持续实践,同时减少对现有解决方案的抗药性。
#
作物保护
Biotalys公布2022年全年财务业绩及业务亮点
农业技术企业Biotalys公布2022年全年财务业绩及业务亮点,公司开发基于蛋白质的生物防治解决方案,用于作物和食品的可持续保护,其AGROBODY™技术平台具有大规模开发创新生物控制的能力,既解决了欧洲绿色协议中减少化学农药的目标,也解决了全球安全可持续地供应世界的需求。Biotalys巩固了与全球领导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公司首款生物杀菌剂Evoca的市场校准做准备:2022年初,Biotalys与世界领先的生物活性制造组织Olon合作,大幅扩大了其Evoca活性成分的生产。Biotalys任命作物保护制造商Kwizda Agro为其基于蛋白质的生物防治的配方设计师 。与生物技术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诺维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Evoca生物活性蛋白的高效生产。Biotalys目前候选产品线包括新型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菌剂和生物杀虫剂。未来,Biotalys将不断扩大执行团队,并成立科学咨询委员会(SAC),以期推动公司产学研发展。
03 融|资|速|递
#
合成生物
重组胶原蛋白合成角膜企业典晶生物获超4千万B轮融资
2月28日,典晶生物医药科技 (苏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过4千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千骥资本领投,越秀产业基金、本草资本和元禾控股跟投,现有股东继续加持。资金用于推进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生物合成角膜及多个眼科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典晶生物聚焦全球领先的重组人胶原蛋白技术方向,公司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表达具有三股螺旋结构的全长III型人胶原蛋白,并掌握了规模化生产工艺。以此为材料制成的生物合成角膜可以治疗与角膜盲相关的视力缺陷,解决捐献角膜严重不足的问题,目前已启动了全球首个生物合成角膜三类医疗器械注册临床试验。除生物合成角膜外,具有三股螺旋结构的重组III型人胶原蛋白还在其它组织再生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典晶生物建立了全长人胶原蛋白生物合成平台,bingqie掌握了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规模化生产工艺。
#
生物基新材料
酶合成材料企业Rubi Laboratories获870万美元种子融资
3月1日,专注用酶合成材料的合成生物学公司Rubi Laboratories获得870万美元种子融资,本轮融资由Talis Capital领投,Tin Shed Ventures、H&M Group、Collaborative Fund和Necessary Ventures跟投。资金将快速扩大生产流程,推动服装供应链的创新,并向其客户提供现有的环保服装系列。同时公司宣布与全球时尚品牌Reformation、GANNI、Nuuly、H&M 、Patagonia建立初步战略试点合作伙伴关系。Rubi致力于开发无细胞生物催化工艺,目前正在申请专利,其独有的酶系统从工业制造设施的废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纤维素,转化后的纤维素用于制造可用于服装和材料的莱赛尔纱线。公司首批产品为粘胶纤维,该技术已经通过炎症,并已与众多全球一级零售和时尚品牌商定了测试计划。未来,公司也将持续把相同的技术应用于食品、包装和建筑材料等其他行业。
#
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企业今是科技获B+轮融资
基因测序企业今是科技获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广发信德和万原点基金联合投资,资金将用于实现Gseq500中通量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量产工作。今是科技致力于开发并商用基于第四代(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测序全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基于“边合成边测序”技术路线研发的纳米孔测序仪及其配套全流程解决方案,可解决基因测序成本高、操作复杂、效率低,数据质量不佳的痛点。公司已于2022年12月发布了其首款中通量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产品Gseq500的Alpha机,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完成Beta测试、生产基地建立等量产准备工作,在下半年实现量产和销售,进入商业落地阶段。
#
动物保护
动物保护企业诺安百特获近亿元B轮融资
国内领先的噬菌体耐药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千骥资本领投,晨兴创投跟投,两家老股东旗下基金持续加码,易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次资金将主要用于噬菌体GMP工厂建设与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同时公司已向农业农村部申报噬菌体一类新兽药的临床批件,多个噬菌体新药研发项目顺利推进,注册申报进度保持行业绝对领先。诺安百特作为国内动保领域替抗解决方案头部企业,已建立中国最大的企业级噬菌体库,并形成多种针对畜禽、水产养殖及宠物健康领域细菌疾病的噬菌体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持续打造国内领先的噬菌体生物治疗方案。
04 产|业|之|声
#
种质创新
中国农科院携手腾讯启动国家作物种质库2.0项目
2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腾讯公司共同发起国家作物种质库2.0项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种质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保护与利用展开全方位合作。其中,腾讯公司将捐赠2000万元,推动资源遗传信息和实物整合、数字种业工具开发等,促进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信息化建设能力提升,助力农作物种业“芯片”创新发展。双方共同建设数字种质库将进一步满足农作物种质的数字化存储、计算、展示、安全等方面的需求,进而为育种机构和育种科研人员提供数字化支持。同时双方将致力于把种质库2.0项目落实好、执行好,打造出高水平的种质资源大数据系统,把国家种质库建成面向育种家的数字种质资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我国的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利用再立新功。
#
种质创新
国务院启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2月10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国务院启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方案表示,着力彰显优势、夯实基层、补齐短板,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优势,提供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建立中西医协同长效机制,健全中西医临床协同体系,提升中西医协同攻关水平,“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以领军人才为引领,青年优秀人才、骨干人才、基层实用人才为主体的高素质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围绕中药种植、生产、使用全过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促进中药材种业发展,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提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生物基新材料
欧洲环境署表示生物基塑料是欧洲迈向循环塑料的途径之一
欧洲环境署 (EEA)最近指出,再生材料(包括生物塑料)、智能使用、增加循环是欧洲走向循环塑料的三条途径。并明确提到,生物基塑料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对化石基原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原料来源于当地且可持续,还可以促进农村发展并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关于生物基塑料的不同原料,EEA提倡使用第二代和第三代原料,不适合用作食物和饲料,如玉米秸秆、废物流、生物废物等。虽然第二代和第三代原料被广泛研究使用于工业领域,但目前大多数生物塑料仍是由第一代原料生产的。第一代原料来自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植物,如玉米或甘蔗,并且仍然是最有效的原料,因为这些作物需要最少的土地来生长并产生最高的产量。欧洲生物塑料协会EUBP认为,食品和饲料的可再生原料与生物塑料的生产之间不存在竞争。欧盟应该相应地调整生物基材料的监管环境。目前正在进行几项立法程序,推广创新和可持续材料发展,尤其是当前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的修订以及生物经济战略的修订。
#
生物基新材料
陕西:支持发展生物质化工并鼓励企业利用生物质原材料替代化石原料
2月16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陕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到:促进原料低碳替代;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衍生可燃物。支持发展生物质化工,鼓励企业利用植物油、生物基废弃物等生物质原材料替代化石原料,开发生物质聚酯、生物质塑料等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构建多元化、低碳化原料体系。
#
作物保护
预计2027年农业接种剂市场达17亿美元
据MarketsandMarkets报道,到2022年,农业接种剂市场规模达11亿美元;到2027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1%。 添加农业接种剂有望提升发酵率,还能减少发酵损失并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青贮孕育剂有助于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在青贮饲料中添加接种剂和酶,有助于降低pH值,促进动物(尤其是牛)的消化。对优质乳制品需求的增长,促使政府支持本国的青贮实践,近年来由于青贮孕育剂具有改善青贮饲料生理特性的特点,该领域的需求大幅增加。 同时报道显示,与化肥相关的环境问题导致农业接种剂需求的增加将推动接种剂市场的发展,细菌接种剂可作为提升作物产量的替代方法以减少化肥的使用,油籽和豆类是增长最快的作物领域正在推动该细分市场,预计2022年到2027年,南美接种剂市场将以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趋|势|报|告
-全球视野下分析植物基因编辑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大企业及资本等创新力量拥抱下的产业爆发
-国内外初创公司选品逻辑
-国内外商业化路径鉴定:“T”型战略、“4E”模型
-中国产品研发上市流程及卡脖子技术突破
知耕团队基于新兴科技行业研究模型,制作了植物基因编辑育种创新图谱,期待促进源头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科学家、创业者、投资⼈及相关⽅同⾏,提供商业化技术创新平台交流机会。
■ 了解更多生物科技领域前沿趋势报告
用于基因编辑工作流程的基因分析工具:
https://assets.thermofisher.com/TFS-Assets/GSD/Handbooks/genomeediting-handbook-zh.pdf
合成生物数据库与大数据智能分析展望:
https://lifescience.net.cn/webadmin/upload/20220107142231_3356_3042.pdf
食品微生物菌种安全性评估研究进展:
http://www.zgspws.com/html/zgspwszz/2018/6/20180623.pdf
每周持续更新,欢迎留言...
知|耕|圈|子
■ 最新招聘:创新人才计划
陕西粮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生产经营、信息管理等岗位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应用技术代表、化工业务代表、产品开发专员等
知耕:招聘生物科技产业分析、新媒体运营等
三黍生物:招聘作物育种助理研究员、市场运营、学术支持等
弥生生物:招聘作物育种助理研究员、基因工程研发工程师、基因合成技术员、市场部经理等
莱肯生物:招聘蛋白研发工程师、昆虫生测工程师、专利工程师、项目经理、市场营销经理等
瀚星生物:生物招聘菌种工程师、发酵工程师、植物营养工程师、渠道制剂业务营销总监、新媒体运营等
更多岗位发布及需求,欢迎联系知耕菌(techcube01),生物科技人才交流圈,与你同行~
■ 知耕智库:以研究驱动的未来生物科技智库平台汇聚全球生物科技领域与产业创新(点击链接获取/cyzk)
致力于为全球企业决策者、科研机构及相关方提供市场趋势、产品管线、行业监管、专利情报等领域技术分析、行业洞见、技术商业化手册、产业创新图谱相关数据与研究
■ 更多技术及活动与知耕菌(techcube01)联系,期待一起探索更多新颖有趣的玩法,共赴生物科技创新之路~
往期链接
知耕智汇97期 | 利用AI创造替代食物新蛋白;奇华顿收购Amyris化妆品成分;Checkerspot获5500万美元C轮融资
知耕智汇96期 | 禾本科植物实现叶片基因编辑;生合生物携手科丝美诗进军韩国益生菌市场;LanzaTech以SPAC登陆纳斯达克
知耕智汇95期 | 深度学习模型首次实现从零合成全新蛋白;帝斯曼发布AI颜色预测工具;Evonetix获5400万美元B轮融资
知耕智汇94期 | Namuh携手Ginkgo开发功能性低聚糖;Enko获8千万美元C系列融资;FDA拒绝CBD为膳食补充剂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