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智汇#合成生物#生物基新材料#纳米农药#基因编辑
快报摘要 - Wrap Up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Science :基因编辑实现大豆光合作用效率提升|基因编辑
GEN Biotechnology:基于CRISPR建立精确引导的昆虫不育技术平台|基因编辑
Nat Catal:抗植物病毒的手性纳米农药|纳米农药
PBJ:利用植物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三聚体刺突蛋白疫苗|植物合成
Cell:植物细胞外pH感受器|植物受体
PLOS ONE:利用等离子体产生活性氮激活植物疾病免疫力|等离子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Texas A&M AgriLife联合开展棉花基因编辑项目
Conagen推动天然甜味增强剂商业化
A-Alpha Bio与Bristol Myers Squibb合作开发蛋白质降解分子胶
恩和生物Bota Bio与Medichem合作推进可持续药物原料生产
百图生科开源全球最快的复合物结构预测模型
精准作物营养联盟联合Agmatix推出开放数据作物营养平台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合成生物企业Constructive Bio获1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生物基新材料企业Genecis Bioindustries获700万美元A轮融资
生物基新材料企业赛瑞克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菌根接种剂生产商Groundwork BioAg获1800万美元B轮融资
纳米农药研发商Vive Crop Protection获2600万美元C轮融资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李克强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批示
通过合成生物学获得的微生物食品和饲料风险评估
01 科|技|突|破
Science :基因编辑实现大豆光合作用效率提升|基因编辑
改善光合作用被认为是实现粮食产量跃升的主要途径之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团队在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下,在提高大豆的光合作用效率上取得显著进展:田间试验表明,在没有施用肥料的情况下,经过针对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基因编辑后,大豆产量平均提高24.5%,在某些情况下提高33%,而蛋白质和油含量保持不变。该研究将适用于大多数作物,同时团队正在研究豇豆和水稻。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abs/10.1126/science.adc9831
GEN Biotechnology:基于CRISPR建立精确引导的昆虫不育技术平台|基因编辑
目前,害虫易对非特异性广谱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而寻找环境友好的害虫管理方法十分必要。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人员在普通果蝇中展示了“精确引导的昆虫不育技术”,该方法使用可编程的CRISPR技术来编辑控制昆虫性别决定和生育能力的关键基因,后来也被证明适用于蚊子,现在研究团队将该新技术应用在斑翅果蝇的控制上。研究团队表明这项技术将取代对杀虫剂的需求,并希望将其用作平台技术移植到各种害虫中去,以安全地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89/genbio.2022.0019
Nat Catal:抗植物病毒的手性纳米农药|纳米农药
农药是是保护作物、减少产量损失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但目前传统农药仍存在利用率低及环境卫生危害。江南大学胥传来教授团队以植物生长过程所需矿物质为原料,研制独特形貌的手性纳米颗粒,发展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的新型纳米农药。研究成果揭示了该新型农药的光剪切化学机制:手性纳米农药尺寸和形貌与病毒衣壳蛋白形成的中心孔尺度匹配,通过与衣壳孔内的多肽片段经超分子相互作用网络稳固在孔内部,实现病毒的有效杀灭。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929-022-00823-1
PBJ:利用植物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三聚体刺突蛋白疫苗|植物合成
在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的背景下,韩国浦项工科大学、韩国国立卫生院和生物应用公司的研究团队以植物烟草叶片作为“生产工厂”,成功研发出了首个基于植物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三聚体刺突蛋白疫苗,用该重组蛋白疫苗辅以铝佐剂免疫hACE2 Knock-in小鼠,随后用SARS-CoV-2及其突变株进行致命挑战后,免疫组存活率高达 80%,体重没有明显减轻,肺组织中的病毒滴度迅速下降,感染后7天未检测到传染性病毒。此研究表明植物来源的NSctVac可作为新冠候选疫苗。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pbi.13908
Cell:植物细胞外pH感受器|植物受体
细胞外pH对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植物如何感知胞外pH变化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南方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团队合作揭示了细胞表面的小肽-受体复合物作为胞外pH感受器,调控植物生长和免疫的机制。同时该研究还揭示了 “胞外碱化”这一植物免疫反应标志,能够作为一个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生长及免疫的进程,为未来农业生产中利用 “酸碱调控” 来调节作物生长、抗病、抗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方向。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0915-1
PLOS ONE:利用等离子体产生活性氮激活植物疾病免疫力|等离子
植物可以利用防御机制来抵抗病原体攻击,但防御响应成本高昂且不总是被激活。日本学者Sugihiro Ando的研究组利用一种“气体”激活了植物对疾病的免疫力。研究表明大气压空气等离子体产生的典型反应产物五氧化二氮特异性地激活了茉莉酸和乙烯信号通路,导致抗菌分子的合成,其作为植物病害控制的新技术,具有发展潜力,且生产五氧化二氮的耗能较低,是一种低成本和环保的技术,可有助于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系统。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69863
02 大|企|业|动|向
#
基因编辑
Texas A&M AgriLife联合开展棉花基因编辑项目
Texas A&M AgriLife与棉花行业和联邦机构合作开展一项专注于增强棉花植物对害虫的抵抗力的项目,该项目使用无转基因CRISPR/CAS9方法修改棉花中的萜烯生物合成以增强昆虫抗性,已获得294,000美元用于研究用于棉花生产的新型害虫管理工具。这项研究旨在保护植物免受昆虫和其他威胁,对整个农业领域可持续实践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好处。
#
合成生物
Conagen推动天然甜味增强剂商业化
合成生物技术公司Conagen宣布将广泛的天然甜味增强剂组合商业化,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减糖解决方案中的味觉修饰,该增强剂是通过精密发酵制成,这项技术推动了广泛的酚类抗氧化剂平台的创新。Conagen使用最新的合成生物学工具,通过精确发酵和酶促生物转化开发高质量、可持续、基于自然的产品,专注于食品、营养、香精香料、制药和可再生材料行业的高价值成分的生物生产。
A-Alpha Bio与Bristol Myers Squibb合作开发蛋白质降解分子胶
合成生物学和机器学习企业A-Alpha Bio宣布与 Bristol Myers Squibb 合作,以开发蛋白质降解的分子胶目标。根据协议,A-Alpha Bio将应用其AlphaSeq和计算平台来定量测量和分析A-Alpha Bio专有的E3连接酶库成员之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结合,Bristol Myers Squibb将利用这些靶标设计和开发分子胶水以诱导靶向蛋白质降解。A-Alpha Bio将获得前期和近期的成功付款,并将有资格获得开发里程碑和产品销售特许权使用费。
恩和生物Bota Bio与Medichem合作推进可持续药物原料生产
8月25日,基于合成生物学理念的生物技术公司恩和生物Bota Bio与专注药物活性成分及成品制剂工艺开发与制造的综合型制药公司Medichem正式宣布开启商业开发合作,旨在降低API制造成本的同时,赋能可持续性发展。Bota Bio与Medichem将共同推进两个高价值API项目。Bota Bio负责开发新型酶,以高效催化和可持续化的生产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过程中对昂贵试剂和中间体的需求。Medichem将在西班牙和马耳他的工厂负责API的研发、扩产、制造以及市场运营。
#
AI技术
百图生科开源全球最快的复合物结构预测模型
百图生科发布并开源同时支持蛋白质单体与复合物结构预测的xTrimo Multimer模型开源版。xTrimo Multimer能够更好地理解靶点-蛋白以及抗原-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用AI设计全新药物的关键技术。此次开源版模型中,百图生科携手潞晨科技,通过同时引入大模型加速的多种技术手段,显著降低了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推理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了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领域的设计和部署效率,也使得训练更大的模型成为可能。百图生科xTrimo大模型体系是世界首个生物跨模态预训练模型体系,能够表征单体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免疫细胞、免疫系统的多层次生物问题,为开发免疫调控蛋白质药物提供强大的计算生物学能力。
#
作物营养
精准作物营养联盟联合Agmatix推出开放数据作物营养平台
精准作物营养联盟 (CPCN)与Agmatix联合多家机构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放数据作物营养平台,该平台由两个活跃的数据库组成,为农业研究人员和进行土壤肥料和作物营养田间试验的专业人士提供重要的开放数据资源,实现了对基本作物养分浓度数据的开放访问。该平台标志着在改善全球作物健康和营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国际研究合作。
03 融|资|速|递
#
合成生物
合成生物企业Constructive Bio获1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合成生物企业Constructive Bio宣布完成1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并获得医学研究委员会(MRC)知识产权的独家开发许可。此次融资由Ahren领投,Amadeus Capital Partners、General Inception和OMX Ventures跟投,资金将用于构建商业应用的技术平台“techbio”,一个用于组装合成基因组或使用细菌菌株合成非天然聚合物的细胞工厂,其构建主要基于“大规模DNA组装”和“基因重组编程”两项核心技术,将被用于合成具有非天然氨基酸的聚合物,如新型酶、药物和生物材料,可用于一系列行业的商业应用。
#
生物基新材料
生物基新材料企业Genecis Bioindustries获700万美元A轮融资
加拿大生物基新材料企业Genecis Bioindustries宣布获得7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Khosla Ventures和BDC Capital的Cleantech Practice领投,Gullspang Re:food 、AME Cloud Ventures、IT Farm和Heinz Group等跟投。Genecis Bioindustries还从硅谷银行获得300万美元的信贷额度。Genecis Bioindustries是一家利用废料制造可堆肥塑料的生物技术公司,其使用替代原料制造PHA的独特方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且可快速扩展。该投资将加速Genecis Bioindustries与其合作伙伴一起将第一套产品推向市场。
生物基新材料企业赛瑞克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江苏赛瑞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和绿动资本联合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扩充、后续研发、以及国际范围内的专利布局。赛瑞克计划于下半年开始提供公斤级FDCA样品给有合作意向的国内外下游客户试用,同时开始25吨/年中试装置的设计和建造,公司长远目标是打造“生物质→葡萄糖→FDCA→高分子材料”产业链。
#
微生物
菌根接种剂生产商Groundwork BioAg获1800 万美元B轮融资
领先的菌根接种剂生产商Groundwork BioAg已完成 180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ClimateIC领投,汇丰环球资产管理、巴斯夫风险投资、 Edaphon以及个人投资者 John Abele等跟投。本轮融资将加大对生物制剂的研究,这些生物制剂可在提供碳减排、封存和再生解决方案的同时提高产量。Groundwork BioAg利用菌根真菌的自然力量来提高商业农业的生产力、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并扩大再生农业实践,其菌根生物平台可以轻松融入当地的种植制度和育种计划。
#
纳米农药
纳米农药研发商Vive Crop Protection获2600万美元C轮融资
纳米农药研发商Vive Crop Protection宣布完成26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Emmertech领投,Cibus基金和现有投资者加拿大商业发展银行、加拿大出口发展局和厄巴纳公司跟投,Vive Crop Protection还从硅谷银行 (SVB) 获得了债务融资,以提供营运和成长资金,以支持其持续扩张。本轮资金将加速其下一代产品组合在北美新市场的商业部署,同时推进其研发渠道。Vive Crop Protection专有的Allosperse ®技术是一种基于聚合物的纳米级递送系统,无法兼容的物质成分进行混合并施用,从而减少了燃料、时间和水的消耗,可提高合成和生物活性成分的靶向性和性能,提高农民的投资回报率和可持续性。
04 产|业|之|声
#
农业科技
李克强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批示
8月25日,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农业现代化,科技是根本性决定性力量,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抓实抓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合成生物
通过合成生物学获得的微生物食品和饲料风险评估
欧盟委员会要求欧洲食品安全署评估合成生物学(SynBio)在不久的将来用于农业食品的发展,并确定它们是否会构成潜在的新危害/风险。此外,欧洲食品安全局被要求评估SynBio风险评估现有指南的充分性,以及是否需要更新指南。本意见的范围包括食品和饲料风险评估、可用于食品/饲料链的微生物种类以及SynBio中使用的所有技术。本意见补充了之前通过的意见,并对通过SynBio获得的微生物微生物特性和环境风险评估的现有指南进行了评估。本意见确认,除异种生物外,用于食品和饲料的微生物SynBio可在未来十年在欧盟准备就绪,发现了与使用或生产不寻常和/或新的自然成分相关的新的危害,选择了15个案例来评价现有准则的充分性。
往期链接
知耕智汇73期|活细胞转录组测序;哥兰比亚推出功能营养技术平台;GreenLight Biosciences获1.09亿美元融资
知耕智汇72期 | 新型双链RNA农药;Agrivida实现工程化改造玉米生产饲料酶;Huber收购刺激素企业Biolchim
知耕智汇71期 | CRISPR/Cas9精准调控微藻运动能力;Cibus扩大农作物性状专利组合;国内首次苜蓿微生物菌剂研发突破
知耕快报70期 | 高效先导基因编辑工具;Epoch Biodesign获1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我国核酸干扰素已进入登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