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智汇#基因编辑#合成生物#酶工程#生物传感
快报摘要 - Wrap Up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生物技术通报:中国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策略|转基因
Plant Physiology:植物非生物胁迫诊断工具|生物传感
PBJ:通过 CRISPR-Cas9 提高亚麻荠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基因编辑
Microbial Society:能吃塑料的“超级蠕虫”|酶工程
Bio Rxiv:Jennifer Doudna发现新型基因编辑方法CRISPR-Csm|基因编辑
Nat Com:超吸湿性聚合物薄膜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生物基材料
ScienceDirect:绿色细胞工厂产生鲁棒的光自养二萜|合成生物
Nat Com:制定路线图探索未来的合成生物学创新模式|合成生物
mLife:利用油脂原料高效合成 β 丙氨酸|合成生物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开发高油酸植物细胞培养平台|细胞培养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巴斯夫发布农业创新未来十年展望规划
科思创与 SK 及 Neste 合作生产环保聚合物
Ginkgo 携手 Cronos 培育大麻素获取其稀有分子
以色列种子开发商 Equinom 利用 AI+ 杂交技术育种提升黄豌豆蛋白质含量
法国生物技术公司 Micropep Technologies 开发「微肽」智能发现平台
农业上市公司 Yield10 利用合成生物改造亚麻荠负碳生产 PHB
哥伦比亚大学发布首个大众可用 AlphaFold2
蔚蓝生物与西麦食品合作以生物科技赋能燕麦食品研发
Trace Genomics 和 Verdesian 合作开发营养利用解决方案
Biotalys 联手 Novozymes 扩大 Evoca™ 的机会
汉合生物合作工业化生产两种微生物菌种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生物制造企业摩珈生物获逾 8 千万美元 B 轮融资
分子农业公司 Moolec 拟估值超 5 亿美元 SPAC 上市
微生物合成蛋白企业昌进生物获 1.4 亿元 A 轮融资
植物药物合成生物企业 Antheia 获 4 千万美元风险债务融资
加拿大初创 Chinova Bioworks 获 6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科创板 IPO 审核新增科创战略,纳入生物农业
加拿大卫生部:在新型食品指南中放缓基因编辑植物监管力度
加拿大发布 SUP 禁令
01 科|技|突|破
生物技术通报:中国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策略|转基因
科技创新是提升大豆生产能力的唯一出路。转基因育种是推动大豆生产发展的颠覆性技术。近日,中国农科院吴孔明研究员探讨了全球转基因大豆的研发与应用最新进展,并基于中国国情阐述了转基因大豆商业化种植的重要策略。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是涉及科技创新、农业生产、科学普及和国际贸易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多措并举、综合推进。
原文链接:
DOI: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2-0667
Plant Physiology:植物非生物胁迫诊断工具|生物传感
非生物胁迫严重危害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而会造成作物大量减产、威胁粮食安全。近日,华中师范大学杨光富教授研究团队在 HPPD 的化学生物学研究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解析了第一个包含天然底物的 HPPD 复合物晶体结构,提出了靶向关键残基构象变化的分子设计策略,成功创制出全球第一个高粱地选择性除草剂喹草酮,破解了长期制约高粱产业发展的杂草防控技术难题。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c273
PBJ:通过CRISPR-Cas9提高亚麻荠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基因编辑
通过抑制 FAE1 途径显著增加了转基因亚麻荠中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其他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近日,英国洛桑研究所研究通过抑制FAE1途径显著增加了转基因亚麻荠中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其他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亚麻荠有望成为 Omega-3 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良合成宿主,同时本研究也首次实现了转基因和基因编辑在植物体内同时行使功能。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pbi.13876
Microbial Society:能吃塑料的“超级蠕虫”|酶工程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酶可以降解塑料。近日,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一种专门吃塑料的“超级蠕虫”。“超级蠕虫”肠道细菌中的特定酶能将塑料降解,科学家说大麦虫不仅能吞下塑料,而且只吃塑料也能茁壮成长。科学家希望这种“升级版”的生物循环能带来塑料垃圾回收的新方式,从而减少垃圾填埋量。
Bio Rxiv:Jennifer Doudna发现新型基因编辑方法CRISPR-Csm|基因编辑
Jennifer Doudna 团队近日发现一种可以提供更安全和更有效的基因编辑新方法: CRISPR-Csm 。本研究在真核生物中靶向 RNA 敲除的新工具,本质上是在不对 DNA 进行永久性改变的情况下改变细胞和生物体中 RNA 和蛋白质水平的能力。这种类型的敲除已经通过 RNAi 药物完成,但可能面临两个问题:无意中切割目标、与某些缺乏 RNAi 机制的系统不兼容。目前,Doudna 已经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了该方法的专利。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6.20.496908v1
Nat Com:超吸湿性聚合物薄膜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生物基材料
全球水资源短缺现状明显。近日,德克萨斯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能得到清洁饮用水的超吸湿性聚合物薄膜,有望缓解全球饮用水危机。据了解,该薄膜是利用可持续原材料经简单方法合成出来的,由可再生生物质和吸湿性盐组成,在干旱环境条件下一千克 SHPFs 一天可生产 5.8-13.3 升公斤的饮用水,表现出极高的吸水率和低成本的优势。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0505-2
ScienceDirect:绿色细胞工厂产生鲁棒的光自养二萜|合成生物
天然化合物二萜主要作为专门的植物代谢物,绿色微藻在植物源二萜可持续生物合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近日,科学家系统研究结合创新的合成生物学和高效的代谢工程策略,通过 MEP 途径重定向代谢通量,实现莱茵衣藻异源二萜的高效合成。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96717622000842
Nat Com:制定路线图探索未来的合成生物学创新模式|合成生物
疫情之下,合成生物学也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应用潜力。近日,科学家提议需要建立一个合成生物学全球论坛,让决策者与各国从业者进行最高级别的接触。国际社会需要一项全球性的互信机制,以重点讨论工程生物学时代的政策未来。对现有的全球、区域和国家合成生物学倡议进行景观分析,探索各方参与的创新模式和最佳实践。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265-9
mLife:利用油脂原料高效合成β丙氨酸|合成生物
绿色合成生物制造能够解决传统化工生产引发的环境污染、资源不可再生等问题。近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发现油脂原料可以调控乙醛酸-TCA 循环,使其高效率向目标产品转化,从而建立了一条极具应用前景的合成路线。脂肪酸原料有利于高效率乙醛酸-TCA 循环的实现,有利于目标产物的合成,并解决了碳丢失、细胞生长抑制等问题。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mlf2.12006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开发高油酸植物细胞培养平台|细胞培养
单不饱和脂肪酸是生物降解塑料的补充剂、化妆品工业的生物添加剂。其中 Cardoon 种子的含油量高,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比率高。最近,意大利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和代谢工程增加了 Cardoon 的油酸含量,并建立了使用愈伤组织培养系统来生产脂肪酸和多酚物质的合成生物平台,从而为大规模生产生物化学品、有价值化合物和生物燃料前体提供原料。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2.913374/full
02 大|企|业|动|向
巴斯夫发布农业创新未来十年展望规划
巴斯夫宣布其农业创新十年展望,支持后代粮食安全,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公司专注于改善小麦、油菜、大豆、玉米、棉花、水稻以及水果和蔬菜等主要作物产出。巴斯夫持续在种子和性状、种子处理、生物和化学作物保护以及数字农业解决方案方面进行创新,并将在未来十年内在所有业务领域启动重大项目。
科思创与 SK 及 Neste 合作生产环保聚合物
总部位于勒沃库森的科思创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石化巨头 SK Geo Centric 和芬兰工程服务公司 Neste 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协议的基本目标是三方合作生产基于可再生原料的主要聚氨酯原材料。根据协议SK Geo Centric 位于韩国的工厂将这些从 Neste 采购的原料加工成苯,并将其供应给科思创,在其位于中国上海的工厂用作二苯甲基二异氰酸酯 (MDI) 的原料。
Ginkgo 携手 Cronos 培育大麻素获取其稀有分子
全球大麻素公司 Cronos 和合成生物学平台型公司 Ginkgo 宣布在生产八种大麻素的合作中实现了第三个目标生产力里程碑。双方合作旨在以工业规模的方式培养大麻素,获取大麻植物中的稀有分子以创造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并降低成本。该合作将 Cronos 对大麻素的生物结构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与 Ginkgo 在设计用于制药和农业等领域的培养产品生产的微生物的丰富经验相结合。
以色列种子开发商 Equinom 利用 AI+ 杂交技术育种提升黄豌豆蛋白质含量
以色列种子开发商 Equinom 利用AI+杂交技术育种在最低限度加工的豌豆蛋白成分中蛋白质含量达到 75% 。通过将人工智能和传统育种技术应用于其专有的种子库并开发 Manna™ 技术平台,Equinom 利用作物的自然多样性来培育一系列非转基因品种,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植物性食品行业的需求。
法国生物技术公司 Micropep Technologies 开发「微肽」智能发现平台
法国生物技术公司 Micropep Technologies开发的基于微肽的下一代生物作物保护解决方案预计 2025 年实现产品商业化。公司计划 2022-2023 年开放 B 轮融资,此轮融资后,该公司将集中力量在开发和监管上,以及国际市场的扩张。据悉,公司是从 “LRSV” 分拆而出,LRSV 则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和图卢兹大学农业科技卓越中心的植物研究实验室。
农业上市公司 Yield10 利用合成生物改造亚麻荠负碳生产 PHB
合成生物农业上市公司 Yield10 Bioscience 在CROPS 2022 会议展示了一种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改造植物亚麻荠,从而负碳生产 PHA ,其田间试验实现了连续两年在成熟种子中收获约鲜重 6% 的 PHB。目前,Yield10 已经正在 2022 年的春种当中以英亩规模进行种植,并计划将此次提取所得的 PHB 进行产品设计和业务开发。
哥伦比亚大学发布首个大众可用 AlphaFold2
哥伦比亚大学系统生物学助理教授宣布从头训练了一个名为 OpenFold 的模型,该模型是 AlphaFold2 的可训练 PyTorch 复现版本,也是第一个大众可用的 AlphaFold2 复现。AlphaFold2 可以周期性地以原子精度预测蛋白质结构,并提升预测效果,实现 2/3 蛋白质结构预测的卓越成绩,同时团队不仅开源模型,还将 AlphaFold2 预测数据做成了免费开放的数据集。
蔚蓝生物与西麦食品合作以生物科技赋能燕麦食品研发
2022 年 6 月 18 日,西麦食品集团召开西麦大健康全产业链专家论坛,深入探讨燕麦大健康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期,蔚蓝生物与西麦食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生物科技赋能燕麦食品研发创新,不断拓展大健康产业,双方将在谷物酶解食品和益生菌食品方向开展技术合作和商业合作。
Trace Genomics 和 Verdesian 合作开发营养利用解决方案
Trace Genomics 和 Verdesian Life Sciences 达成一项多阶段合作协议,利用土壤 DNA 分析的尖端力量来验证、验证和定位用于养分管理的生物产品。双方合作能更好地了解生物解决方案如何以及在何处最有效地发挥作用,以便公司能够为农民提供成功的解决方案。
Biotalys 联手 Novozymes 扩大 Evoca™ 的机会
Biotalys 与生物技术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Novozymes 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Novozymes 将利用其专业知识、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探索更多途径,以扩大和生产 Evoca™ 的生物活性蛋白,并可选择为下一代产品进行商业合作。农业技术公司 Biotalys 通过基于蛋白质的生物防治解决方案保护农作物和食品。Evoca 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的创新生物杀菌剂,基于 Biotalys 的 AGROBODY Foundry™ 平台开发,有助于控制水果和蔬菜中的灰霉病和白粉病等真菌病害。
汉合生物合作工业化生产两种微生物菌种
2022 年 6 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沉其荣教授与汉合生物合作的解淀粉芽孢杆菌 SQR9 和枯草芽孢杆菌SQR7 开始工业化生产,平均发酵量达到 300 亿/mL,而高水平的菌株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维持,确保更长的寿命和满意度。双方合作开发了一系列微生物制剂,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 SQR7、枯草芽孢杆菌 SQR7 、哈茨木霉4742、贝莱兹芽孢杆菌和淡紫色拟青霉,对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提高肥效,减少化学农药和农药的使用。
03 融|资|速|递
生物制造企业摩珈生物获逾 8 千万美元 B 轮融资
生物制造企业摩珈生物完成逾 8 千万美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淡马锡领投,Sento Investment、LYZZ Capital 等跟投,现有股东绿动资本、食芯资本等继续加持。本轮融资将用于摩珈生物核心生物基产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以及新产品管线的研发和团队扩充。
分子农业公司 Moolec 拟估值超 5 亿美元 SPAC 上市
英国一家通过转基因植物来生产动物蛋白的公司Moolec Science Ltd. 与位于特拉华州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LightJump Acquisition Corp.预计于 2022 年下半年完成合并,合并公司拟估值超 5 亿美元 SPAC 上市。交易完成后,Moolec 或将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分子农业食品技术类公司。本次 IPO 筹集的现金将用于加速 Moolec 的产品 Chymosin 和 GLA 的商业化、扩大现有产品管线的研发和监管审批工作、为团队扩张和一般公司费用提供资金等。
微生物合成蛋白企业昌进生物获 1.4 亿元 A 轮融资
2022 年 6 月 23 日,微生物合成蛋白企业昌进生物完成 1.4 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食芯资本领投、斯道资本、夏尔巴投资、高瓴创投、远翼投资、碧桂园创投参与投资,元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昌进生物基于自身的技术突破、系统整合、目标兑现能力,微生物蛋白一期 5 吨罐实验产线已投产,6 条 50 吨罐产线设计完成,9000 平方米的厂房已在建设中。同时昌进的业务方向符合国家节约耕地、低碳减排、保障粮食供应的战略需求。
植物药物合成生物企业 Antheia 获 4 千万美元风险债务融资
2022 年 6 月 22 日, 支持下一代植物药物的合成生物学公司Antheia宣布从牛津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和硅谷银行获得 4000 万美元的风险债务融资,同时计划建设新的中试规模生物制造设施。这笔融资将支持 Antheia 的扩张,在总部旁边建立试点工厂并进行战略投资,有助于优化公司植物基化合物管道的扩大过程,该管道与 FDA 和 WHO 的基本药物清单保持一致。利用合成生物学,Antheia 正在开发几类无法通过合成化学制造的植物基 API,包括镇痛剂、神经递质抑制剂、镇静剂、化疗剂和抗感染剂。
加拿大初创Chinova Bioworks 获600 万美元A 轮融资
加拿大公司 Chinova Bioworks 获 6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DSM Venturing 和 Rhapsody Venture Partners 共同领投,Rich Products Ventures 也参与了融资。这笔资金将建立 Chinova 的团队,推出新产品,并扩大其在爱德华王子岛 (PEI) 的生产能力。Chinova Bioworks 正在通过升级再造的白蘑菇茎彻底改变食品和饮料行业,以创造一种纯素食、犹太洁食、清真食品和无过敏原的天然清洁标签防腐剂。
04 产|业|之|声
科创板 IPO 审核新增科创战略,纳入生物农业
6 月 20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网站收集整理了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有关政策文件,以供市场主体参考。此次科创板 IPO 审核新增科创战略,发布的文件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药物行业领域,其中生物医药行业领域相关文件还涵盖生物农业、生物制造行业相关文件。
加拿大卫生部:在新型食品指南中放缓基因编辑植物监管力度
加拿大卫生部在关于新型食品的新指南中指出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政策。该指南的制定是为了解决 2006 年指南中关于新技术(例如基因编辑)的空白。新指南标志着对某些基因编辑植物的监管力度将放缓。除发布新指南外,加拿大卫生部还引入了透明度倡议流程,开发人员可自愿向加拿大卫生部提交有关源自基因编辑植物的食品不符合“新型食品”定义的信息(即不需要上市前通知和评估),用于在加拿大卫生部网站上发布。
加拿大发布 SUP 禁令
6 月 20 日,联邦政府公布,加拿大将在今年底前禁止部分一次性的塑料进口和制造。2022 年底之前,加拿大将禁止进口、生产塑料袋和泡沫塑料外卖盒等一次性塑料产品。
往期链接
知耕快报64期 | AI方法助力酶活性预测;作物健康公司Enko收购DNA编码库技术;纳米气泡公司Moleaer获C轮融资
知耕快报62期|新型医用大麻菌株;史上最小Cas9分子结构;帝斯曼和芬美意布局替代蛋白领域;AI驱动除草剂公司获B轮融资
知耕快报61期 | 基因编辑超级西红柿富含维生素D;REGROW获3800万美元B系列融资;加拿大卫生部发布最新基因编辑作物监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