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智汇#生物传感#酶定向设计#基因编辑#合成生物
快报摘要 - Wrap Up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JHM:CRISPR-Cas12a介导的上转换发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呕吐毒素|生物传感
Nature: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时间分辨冷冻电镜分析精度|AI辅助
Nat Catal:丝状真菌萜类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高效挖掘|合成生物
Nature Biotechnology:通过基因编辑克服水稻产量瓶颈|基因编辑
Trends in Biotechnology:工业生物技术的创新趋势|微生物发酵
Nat Genetics:基因编辑作物可以改善粮食安全|基因编辑
Cell:诺奖级别线粒体DNA编辑器TALED|基因编辑
Nature Biotechnology:高度光稳定性的亮绿色荧光蛋白StayGold|酶定向设计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大北农估值6亿收购云南玉米育种企业控股权
蓝晶微生物与江南大学成立益生菌联合实验室
卓越新能投资子公司加大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
华熙生物首个新原料完成备案
食品技术初创Remilk计划开设世界最大精密发酵乳制品生产厂
凯赛生物与丰田合作全面推进生物基聚酰胺应用
农业生物技术新贵Inari获得两项基因编辑专利
Ginkgo与拜耳将拆分工程农业微生物合资企业Joyn Bio
LOLIWARE推出首创的海藻颗粒技术来替代塑料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基因书写”创新公司Tessera Therapeutics获超3亿美元C轮融资
植物肉公司UPSIDE Foods获4亿美元C轮融资
种子研发商德瑞特种业获2.6亿人民币战略融资
Anuvia™ Plant Nutrients获6550万美元D系列融资
巴西生物技术公司SuperBac计划与XPAC业务合并在纳斯达克上市
作物保护公司Ascribe获250万美元种子轮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最高法:贯彻实施好《种子法》并重点发力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在独蒜兰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取得重要进展
01 科|技|突|破
JHM:CRISPR-Cas12a介导的上转换发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呕吐毒素|生物传感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即呕吐毒素可污染作物谷物,人畜摄入后会引起中毒症状。在基因编辑领域广泛应用的CRISPR技术也在生物传感领域发挥作用。近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课题组构建了一种CRISPR-Cas12a介导的上转换发光共振能量转移适配体传感器,实现了对DON的高灵敏和特异性检测。该研究将CRISPR技术与适配体技术和纳米技术结合,开发了一种高灵敏和特异性检测DON的上转换发光适配体传感器。拓宽CRISPR传感技术对非核酸小分子食品危害物的检测范围。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2.128750
Nature: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时间分辨冷冻电镜分析精度|AI辅助
蛋白酶体的功能受多个水平严格调控,生命分子机器可实现其特殊功能,如何在原子水平直接观察天然态超大分子机器的功能态动力学过程值得考究。2022年4月27日,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报道了利用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高精度四维重建技术,发展并应用时间分辨冷冻电镜,阐明原子水平人源蛋白酶体动力学调控和构象重编程机制的科学发现。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671-8
Nat Catal:丝状真菌萜类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高效挖掘|合成生物
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开发高效的天然产物挖掘策略能助力突破现有研究瓶颈。2022年4月26日,武汉大学药学院课题组研究开发了“基因簇功能元件理性可控重组”策略,实现了萜类沉默基因簇的批量挖掘及高效合成。有效解决困扰该研究领域的“三低”(研究通量低、产物集中度低、产量低)研究瓶颈,显著提升发现新产物的效率。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22-00762-x
Nature Biotechnology:通过基因编辑克服水稻产量瓶颈|基因编辑
减少基因多效性可能会使植物育种更容易克服不同农艺性状的权衡。近日,中科院研究团队使用平铺删除法编辑多效性水稻基因IPA1的顺式调控区,克服了水稻产量构成性状的权衡,该研究为克服农艺性状之间的权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它还为克服水稻产量瓶颈,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2-01281-7
Trends in Biotechnology:工业生物技术的创新趋势|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发酵在植物基食品行业作用愈发明显,也将被用于推进和扩大可持续化学品和天然产品的生产。近日,Jens Nielsen等人的团队就微生物发酵的创新和技术的趋势进行讨论,并就如何成功地启动和发展工业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了建议。
原为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tibtech.2022.03.007
Nat Genetics:基因编辑作物可以改善粮食安全|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作物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营养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相应风险同样不容忽视。2022年4月7日,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研究中心总结了基因编辑作物的机遇与挑战。非目的突变是基因编辑较常见的风险之一,另一个风险是基因编辑可能打破自然状态下的生殖隔离,同时基因编辑可以降低育种成本,但是如果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将部分或全部抵消该优势。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2-01046-7
Cell:诺奖级别线粒体DNA编辑器TALED|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在细胞的核基因组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科学家们在编辑拥有自己基因组的线粒体方面并不成功。近日,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平台TALED。TALED是能够在线粒体中进行A到G碱基转换的碱基编辑器。这一发现是长达数十年治愈人类遗传疾病之旅的结晶,而TALED,也被认为是基因编辑技术中最后缺失的一块拼图。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102133/
Nature Biotechnology:高度光稳定性的亮绿色荧光蛋白StayGold|酶定向设计
荧光蛋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中是极其常见的元件工具。2022年4月25日,RIKEN 高级光子学中心等研究人员报道了这一方向上的新进展:一种具有前所未有光稳定性的亮绿色荧光蛋白StayGold。研究表明这类新的荧光蛋白的光稳定性比目前任何可用的荧光蛋白的光稳定性都要高出一个数量级(10 倍以上)。同时,该类蛋白的荧光亮度,也超过了目前常见的几类亮绿色荧光蛋白,包括了最常用的 Aequorea GFP 变体 EGFP。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2-01278-2
02 大|企|业|动|向
大北农估值6亿收购云南玉米育种企业控股权
近日,大北农发布公告,为推进关于玉米种业战略并购和资源占储的策略,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创种科技有限公司拟收购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大天种业是一家玉米育种商,业务领域涵盖玉米、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种类,已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玉米品种34个。据公告,大北农投入3.06亿人民币收购云南大天51%股权,整体估值约6亿人民币。
蓝晶微生物与江南大学成立益生菌联合实验室
2022年4月27日,蓝晶微生物(Bluepha)与江南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益生菌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围绕益生菌菌株资源、工艺开发与功效评价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双方联合研发可缓解塑料制品危害的功能益生菌,推动相关关键技术的转化应用,共同挖掘微生物资源、保护其多样性,为功能食品行业提供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卓越新能投资子公司加大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
近期,龙岩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投资5000万设立全资子公司龙岩卓越合成树脂有限公司。新公司将作为公司生物基涂层树脂材料项目的实施主体。同时2021年卓越新能实现生物质能源营收约27.3亿,生物基材料营收约3.3亿。卓越新能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围绕生物质液体燃料关键技术、生物质衍生绿色化学品的攻关和研发进行布局。
华熙生物首个新原料完成备案
近日,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解透明质酸锌已完成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原料备案,成为今年的008号新原料。据悉,华熙生物于几年前就在积极布局“水解透明质酸锌”产品的开发。此次备案成功的水解透明质酸锌不仅是华熙生物自新规落地后首个完成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也是行业首个获批的“HA+锌”透明质酸类新原料。除此之外,华熙生物还透露,其目前仍有多个生物活性物处在不同的开发阶段。
食品技术初创Remilk计划开设世界最大精密发酵乳制品生产厂
近日,以色列食品技术初创公司Remilk计划在丹麦开设世界上最大的精密发酵非动物乳制品生产工厂。该工厂将生产用于奶酪、酸奶和冰淇淋等产品的蛋白质。Remilk通过提取编码牛奶蛋白质的基因并将其插入单细胞微生物,通过基因操作有效和可扩展的方式表达蛋白质,从而重新创造牛奶蛋白质。最终产品与真正的牛奶百分之百相似,但不含乳糖、胆固醇、生长激素和抗生素。
凯赛生物与丰田合作全面推进生物基聚酰胺应用
2022年4月13日,丰田通商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关于生物基聚酰胺(尼龙)材料的战略合作,对比用传统化石法制得的PA6和PA66,凯赛生物基聚酰胺材料PA56将在生物基纤维、薄膜及各种工业树脂等市场进行开拓。后期丰田通商也将通过日本的第三方机构进行LCA的认证并公开检测结果。
农业生物技术新贵 Inari获得两项基因编辑专利
近日,农业生物技术公司Inari Agriculture宣布获得两项美国专利,分别是用于编辑玉米和大豆种子基因组的专有方法,Inari的编辑专利可以直接授权给任何种子公司,此外Inari 还有10项特定性状专利正在申请中,5个概念专利系列正在申请中,这些专利涵盖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中任何转基因性状的编辑。Inari由Flagship Pioneering孵化,采用生物学、计算农学、数据科学和软件工程为农民的特定作物和环境 “定制” 种子。
Ginkgo与拜耳将拆分工程农业微生物合资企业Joyn Bio
2022年4月22日,合成生物学平台型上市企业Ginkgo Bioworks与全球化工制药巨头拜耳宣布双方正在就在合成生物学农业领域的合作拟定一项全新的协议,并就此重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Ginkgo Bioworks与拜耳的合资企业Joyn Bio将被拆分,并入到两家母公司当中;Ginkgo Bioworks将收购拜耳的农业生物制剂研发基地;双方还就合成生物学在农业的应用开启一项新的多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据悉,这项拟议的交易预计将在2022年底之前完成。
LOLIWARE 推出首创的海藻颗粒技术来替代塑料
2022年4月22日,SEA Technology™的创造者LOLIWARE宣布开发出第一个由天然生物材料制成的海藻颗粒,可大规模替代塑料。该公司已与美国制造商Sinclair 和Rush合作为企业提供领先的无塑料、高性能海藻秸秆。该产品是美国首次生产陆上海藻替代产品,是从中国外包塑料的替代品。SEA Technology™可以像传统用于生产各种一次性塑料的颗粒一样制成颗粒,同时与全球现有的塑料制造设备和设施普遍兼容。
03 融|资|速|递
“基因书写”创新公司Tessera Therapeutics获超3亿美元C轮融资
2022年4月19日,“基因书写”创新公司Tesser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超3亿美元C轮融资,并在一年多时间里已获得超5亿美元巨额融资。其开创的基因书写技术平台“Gene Writing”可以将任何碱基对修改为其他碱基对,也可以删除或插入小的DNA片段,还可以将完整基因大片段写入基因组。Tessera目前尚未公布其研发管线,但可推算其研发管线或涉及多个器官的遗传疾病,以及 CAR-T、CAR-NK 等癌症细胞疗法。
植物肉公司UPSIDE Foods获4亿美元C轮融资
近期,植物肉公司UPSIDE Foods宣布完成4亿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全球投资公司淡马锡和阿布扎比成长基金 (ADG) 共同牵头,主要的食品和配料公司Cargill, Givaudan和Tyson Foods,个人投资者Bill Gates比尔盖茨、John Doerr, Kimbal and Christiana Musk,以及一系列其他杰出的金融和机构投资者也参与。这笔资金将推动其产品创新、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大规模生产养殖肉类所需的基础设施。UPSIDE将建立一个新的商业设施,目标是每年生产数千万磅UPSIDE肉类。
种子研发商德瑞特种业获2.6亿人民币战略融资
2022年4月26日,种子研发商德瑞特种业完成2.6亿人民币战略融资,投资方为隆平高科。德瑞特是一家种子研发商,专注于从事黄瓜和甜瓜品种的育种研究和推广,并提供露地黄瓜种子、温室黄瓜种子以及黄瓜嫁接砧木种子等产品,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相关的种子产品及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德瑞特种业所属领域农业本年度共有13笔融资。
Anuvia™ Plant Nutrients获6550万美元D系列融资
近日,Anuvia™ Plant Nutrients宣布获得6550万美元D系列融资,此轮融资由Riverstone Holdings LLC 和 Piva Capital 共同领投。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LK Advisers Limited以及现有投资者 Pontifax Global Food and Agriculture Technology Fund 也加入了D轮融资。Anuvia 将利用这笔融资来提高其位于美国的环保制造工厂的生产能力,并扩大其 SymTRX™ XP 系列用于大规模农业的现成生物基肥料的商业化。资金公告发布之际,美国农业部已承诺提供2.5亿美元支持“创新的美国制造化肥”,强调需要减少对国际采购的传统化肥的依赖。
巴西生物技术公司SuperBac计划与XPAC业务合并在纳斯达克上市
巴西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SuperBac Biotechnology Solutions SA宣布已与XPAC Acquisition Corp.签订最终的业务合并协议。业务合并完成后,新成立的开曼群岛豁免公司SUPERBAC PubCo Holdings Inc.预计将在纳斯达克公开交易和上市。SuperBac旨在利用来自巴西生态系统的细菌建立知识和解决方案。SuperBac 作为生物技术革命的领先者寻求通过将天然存在的细菌混合到突破性解决方案中开发的配方,以更可持续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颠覆传统行业。
作物保护公司Ascribe获250万美元种子轮
近日,作物保护初创公司Ascribe Bioscience筹集2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The Yield Lab 和 Acre Venture Partners 共同领投,Trailhead Capital 和 Ponderosa Ventures 参投。Ascribe将新兴的代谢组学领域应用于土壤微生物组,开发基于土壤微生物组中天然存在的小分子的环保、广谱生物农药和生物刺激素产品,在不损害环境的情况下使植物抵御病害并改善植物健康。这笔融资将使Ascribe加速其主导产品 Phytalix 的商业开发。
04 产|业|之|声
最高法:贯彻实施好《种子法》并重点发力
2022年4月21日,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下一步加快完善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机制。同时表明下一步围绕贯彻实施好种子法,将在三方面重点发力:把新种子法加强创新保护的总基调贯彻落实到位、加快完善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机制和指导各地法院提升服务保障种业振兴的能力水平。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在独蒜兰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取得重要进展
独蒜兰属植物种子胚发育不完全缺少胚乳,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开展了独蒜兰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突破了种子的无菌萌发技术,实现规模化的种苗繁殖,探索了独蒜兰的种子共生萌发和无性克隆技术,并取得基本成功。建立了药用独蒜兰的生产栽培技术体系后,研究团队与昭通芸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实现独蒜兰的规模化繁殖和栽培,促进了珍稀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利用、中药材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往期链接
知耕快报 | 光驱动合成PLA;纳米磁珠介导遗传转化;高通量DNA合成平台;酶工程企业获5千万天使轮融资;英国基因编辑田间试验
知耕快报 | 绿色合成化学农药;培养肉植物性支架;碳捕获企业Climeworks获6.5 亿美元融资;习近平考察崖州湾种子实验室
知耕快报 |胍水解酶;线粒体碱基编辑器;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禾元生物获5.56亿元Pre-IPO轮融资;印度农业基因编辑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