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智汇#活性肽#AI设计#纳米材料#合成生物
快报摘要 - Wrap Up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Nature:细菌来源的镍依赖型胍水解酶|酶工程
New Phytologist:萜类化合物数据库TeroMOL|生物信息
Nature:分子蓝图阐明植物如何感知光|光调控
Nature Biotechnology:更高效的线粒体碱基编辑器|基因编辑
National Scinece Review:基因编辑作物在中国的前景|基因编辑
JAFC:生物活性肽: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和商业化|活性肽
Nature:直接筛选靶向非编码 RNA 的小分子化合物新策略|高通量筛选
生物技术进展:生物育种新技术作物的安全管理|生物育种
Journal of cheminformatics:全新药物计算平台SECSE发现苗头化合物|AI设计
Talanta:深度学习辅助实现非靶标GC-MS数据的全自动解析|AI设计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BioBetter开发通过分子农业技术生产生长因子新技术
日本初创IntegriCulture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出动物细胞源产品
沃尔沃投资瑞士生物基复合材料产商推出最新款概念车
加拿大公司BVT创新的蜜蜂递送技术助力对抗灰霉病
Tradecorp推出可持续农业生物解决方案
拜耳首届突破性创新论坛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突破性创新
PacBio与Corteva Agriscience合作开发高通量植物、害虫和微生物测序
稳定高效可靠的基因编辑技术Cas-CLOVER
Jay Keasling旗下合成生物公司Demetrix携手化工企业Evonik生产大麻素CBG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植物生物制药企业禾元生物获5.56亿元Pre-IPO轮融资
菌丝体发酵技术企业MycoTechnology获8000万美元E轮融资
循环塑料材料生产商Avantium募资4500万欧元
工业级分子诊断酶生产商熵焓论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国际巨头泰莱集团2.37亿美元收购量子高科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用于RNA定向的靶DNA修饰和用于RNA定向的转录调节
印度发布农业基因编辑裁决
2021年农业食品技术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占总额的8%
工信部:鼓励生物基对石油基产品的部分替代
01 科|技|突|破
Nature:细菌来源的镍依赖型胍水解酶|酶工程
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尚未鉴定出催化游离胍水解的酶。近日,研究者于Nature报道来源于集胞藻属的精氨酸酶家族蛋白GdmH作为Ni2+依赖型胍水解酶,对游离胍具有高度特异性,其活性取决于镍离子而不是典型的锰离子。通过解析GdmH晶体结构进而阐明双核金属簇和底物的锚定方式与产生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胍水解在水生生境中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研究表明胍水解酶GdmH是细菌中同化胍的关键酶,可将游离胍转化为尿素和氨。胍水解酶的活性取决于金属伴侣蛋白Sll1078、Sll1079和两个镍离子。此外作者通过解析胍水解酶的晶体结构阐明GdmH的底物特异性并分析结构特征,丰富对自然界氮源利用的相关认识。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490-x
New Phytologist:萜类化合物数据库TeroMOL|生物信息
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化学信息学和化学分类学分析有助于推断酶功能和挖掘萜类化合物的新结构,但其可用数据仍旧具有不完整性。2022年4月4日,中山大学药学院巫瑞波教授团队于New Phytologist发表研究,该研究开发了一个萜类化合物数据库 TeroMOL,并从化学分类角度分析了萜类化合物的碳骨架分布。该研究基于高度富集和独特的碳骨架的可用数据讨论了几种生物体中的萜类化学标志物。TeroMOL 数据库及其附属计算工具的开发对于探索萜类化合物的化学空间和生物来源,以及促进萜类化合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
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nph.18133
Nature:分子蓝图阐明植物如何感知光|光调控
植物依靠光感受器网络可以探测不同波长的光,使它们能够调节生命周期并适应环境条件。2022年3月30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Richard Vierstra教授和文安德尔研究所李慧林团队于Nature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确定了植物重要的光感受器之一的分子结构,一种被称为PhyB的蛋白质,揭示了一个与之前所知完全不同的结构。这一发现可能对农业和"绿色"生物工程实践产生影响。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529-z
Nature Biotechnology:更高效的线粒体碱基编辑器|基因编辑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其具有一套独立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mtDNA)。mtDNA中的单碱基突变就可导致多种人类疾病,因此开发针对mtDNA的基因编辑工具一直是线粒体遗传学领域的长期目标。2022年4月4日,刘如谦团队于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研究。团队对其两年前开发的线粒体碱基编辑器DdCBE进行了重要升级,通过噬菌体辅助连续进化(PACE)和噬菌体辅助非连续进化(PANCE)技术对DdCBE进行定向改造,开发出了两个升级版DdCBE,这两个升级版DdCBE不仅具有更高的编辑效率,还具有更广泛的序列编辑范围,除了编辑线粒体基因,还能编辑细胞核DNA。这项研究为在人类线粒体中进行高效基因编辑提供了新工具,也大大提高了对全蛋白碱基编辑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2-01256-8
National Scinece Review:基因编辑作物在中国的前景|基因编辑
粮食安全一直是困扰人类的历史性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农业研究特别是作物育种领域的研究能进一步改善粮食缺口提高生活水平。目前基于CRISPR/Cas的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作物育种领域,实现精确快速且简单地生成作物改良所需的所需基因突变。2022年4月1日,南方科技大学朱健康院士于National Scinece Review发表文章,该文章展望了基因编辑作物在中国的前景。文章表述基因编辑可以帮助培育出产量更高、更有营养、更耐受极端天气、需要更少化肥和农药的作物。现在,基因编辑工具不仅可以用于去除或减弱不利于农艺性状的基因,还可以增强众多对农作物有益的基因。同时要在农业中使用基因编辑作物,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面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流行病,中国和全世界都需要基因编辑作物。研究人员和农民都期待看到基因编辑作物迅速获得批准,并在中国和其他地方种植,为可持续农业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nsr/nwac063
JAFC:生物活性肽: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和商业化|活性肽
目前,慢性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合成药物能用于治疗相关疾病但副作用较多。这也促使研究人员寻求天然来源的活性物质用于预防和缓解慢性疾病。近日,研究者于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发表文章,研究表明食源性生物活性肽是潜在的替代物,具有抗氧化性、抗高血压、抗糖尿病、抗肥胖等益处。但是,目前大多数实验数据都是基于动物和细胞的研究。因此,后续的临床研究以及商业化进程仍旧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本综述旨在重新审视生物活性肽和蛋白质水解物在缓解慢性病方面的潜力,并论述阻碍其商业化进程的多项挑战。
文章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afc.1c06289
Nature:直接筛选靶向非编码 RNA 的小分子化合物新策略|高通量筛选
近年来,非编码RNA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以RNA作为靶点的可行性不断被证实,以RNA作为靶标进行小分子药物开发的药企也逐渐增多,但是全球获批上市的靶向 RNA 的小分子药物仍是屈指可数。2022年3月30日,Jeannie Lee 团队于Nature发表研究,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直接筛选靶向非编码RNA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策略,并且他们使用该方法证明了筛选出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与名为Xist的非编码RNA结合。研究表明,通过高通量手段直接筛选RNA结合的小分子已经可以实现。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537-z
生物技术进展:生物育种新技术作物的安全管理|生物育种
生物育种新技术可以短期内使作物产生新的有利性状,促进作物新品种的开发,然而,针对生物育种新技术产生的作物新品种的安全性和安全管理政策,全球尚未达成统一共识,对其安全监管的思考也不尽相同,限制了这些作物新品种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进程。近日,发表于生物技术进展的文章对生物育种新技术作物的安全管理做出了概述。该文章综述了现阶段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对于生物育种新技术作物的安全性和监管方面实施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以期对我国生物育种新技术作物的安全性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原文链接:
https://www.swjsjz.cn/CN/10.19586/j.2095-2341.2021.0147
Journal of cheminformatics:全新药物计算平台SECSE发现苗头化合物|AI设计
小分子药物发现是传统药物研发的早期的环节,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广泛应用于发现苗头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和策略仍存在缺陷。2022年4月1日,科因生物于Journal of cheminformatics发表研究,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全新药物发现计算平台,名为Systemic Evolutionary Chemical Space Explorer (SECSE)。受到乐高积木的启发,团队尝试结合药物化学分子变化经验规则,CADD计算方法和深度学习,找到了避免盲目筛选,系统性探索的药物发现策略。该平台算法主要含有三个部分:片段生长、评价方法和遗传算法。精细的生长和过滤规则设计,系统性的优化算法,深度学习模型和开放的框架,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SECSE药物发现计算平台,也促进了药物发现由海量随机筛选向系统性搜索的范式转变。
文章链接:
https://jcheminf.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321-022-00598-4
Talanta:深度学习辅助实现非靶标GC-MS数据的全自动解析|AI设计
气相色谱-质谱(GC-MS)是分析挥发性化合物的有力工具之一,但在分析复杂样品时,色谱通常无法完全分离某些成分,从而产生重叠峰。2022年3月26日,中南大学卢红梅课题组于Talanta发表研究,提出了DeepResolution2工具,可以在没有任何先验信息和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解析非靶标GC-MS数据中的重叠峰。该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U-Net在色谱分辨中的成功使用。色谱-质谱联用的三维数据,实际很接近于图像数据,这为计算机视觉算法用于化学数据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这项研究可以说为相关算法的应用提供了启发。
文章链接:
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039914022002119
02 大|企|业|动|向
BioBetter开发通过分子农业技术生产生长因子新技术
近日,以色列初创BioBetter宣布开发出一种可通过分子农业技术生产生长因子的方法。该方法基本上是将植物烟草变成生物反应器,通过识别和优化目标蛋白的基因,将基因克隆到 BioBetter 表达载体中,该载体已针对特定功能和更高产量进行了优化,通过载体将基因转移到烟草中,然后种植和收获植物。该公司目前从当地种植者那里采购烟草植物,但最终目标是从全球烟草种植者那里采购原材料。BioBetter 生产生长因子的技术能够以每年数千吨的规模生产无细胞生长因子,且每克成本为 1 美元,这将缓解大规模生产养殖肉类的瓶颈。
日本初创IntegriCulture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源产品
近日,日本初创企业IntegriCulture宣布推出基础培养基I-MEM的商业版本,该公司称I-MEM培养基可用于在不添加动物源性生长因子的情况下培养动物细胞。同时表示,公司已成功将I-MEM的培养基的所有成分更换为食品原料,实现了功能替代和降低成本,可用于生产人造肉和其他细胞培养产品,如化妆品、材料和生物制药,且成本仅为使用动物血清培养基的六十分之一。IntegriCulture在其CulNet生物反应器系统中使用了I-MEM培养基,并成功地将鸡和鸭肝细胞培养成可食用产品。该公司的目标是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使用I-MEM和CulNet制成的鹅肝(肥鸭或鹅肝),作为其第一个细胞培养产品。
沃尔沃投资瑞士生物基复合材料产商推出最新款概念车
生物基材料在助力汽车领域碳减排潜力巨大。近日,沃尔沃汽车通过沃尔沃汽车技术基金投资了Bcomp——一家开发基于天然纤维的高性能轻质材料的瑞士公司。同时沃尔沃汽车公司最近在公司最新的概念车——沃尔沃汽车概念充电车中使用了Bcomp的材料。这款最新概念车证明通过使用Bcomp的天然纤维基复合材料,塑料的使用量减少了70%,零件重量减轻了50%,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62%。沃尔沃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只销售全电动汽车,到2040年成为气候中和的企业,并计划从2025年开始,每辆新推出的沃尔沃汽车中使用的至少25%的塑料将由回收材料制成。
加拿大公司BVT创新的蜜蜂递送技术助力对抗灰霉病
近日,加拿大公司Bee Vectoring Technology("BVT") 提供一种创新的蜜蜂输送系统,可增强植物对各种真菌病害的天然免疫力,包括对新鲜水果和蔬菜构成全球威胁的葡萄孢菌病。BVT使用商业饲养的大黄蜂来提供一种有益的真菌,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系统,增加其对灰霉病的抵抗力。少量的活性成分,每英亩只有一茶匙的活性成分,在大黄蜂授粉时直接输送到草莓的花朵上,从而保护它们免受感染。Bee Vectoring是一种创新的全天然系统,有助于生产更好的浆果作物,包括更高的产量和更长的保质期,所有这些都不需要使用化学品。使用蜜蜂的植保产品不使用水,也不需要重型机械,因此也不使用化石燃料。
Tradecorp 推出可持续农业生物解决方案
近日,专注于作物生物刺激和可持续营养的全球公司Tradecorp联合植物生物技术及基因组学中心(CBGP)启动了可持续农业生物解决方案。可持续农业生物解决方案联盟旨在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提出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它与欧洲从农场到餐桌的战略相一致,这是欧洲绿色协议中定义的目标的核心。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向前迈进了一步,创建了可持续农业生物解决方案,该倡议的目标是开发全球生物基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实现更可持续的农业和更健康的饮食,旨在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中确立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实现欧洲绿色协议。
拜耳首届突破性创新论坛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突破性创新
2022年4月1日,拜耳举办首届突破性创新论坛,重点关注利用新兴技术为健康和农业带来的长期机遇。此次活动是在拜耳最近对其制药和作物科学部门进行短期和中期管道更新之后举行的,活动聚焦拜耳在推动生命科学领域长期突破性创新方面的持续进展。知名专家和拜耳高管阐述了即将到来的创新浪潮将如何为下一代医疗保健提供农业解决方案,以使农业更具可持续性和资源密集度。在农业领域,拜耳正在利用新兴新技术的力量创建一个可持续和有弹性的粮食系统,帮助世界各地的种植者以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同时减少排放并从大气中去除碳。同时在此次活动中,拜耳宣布将加快其对拜耳Leaps by Bayer 影响力投资部门的投资,到2024年底将提供超过13亿欧元的资金。
PacBio与Corteva Agriscience合作开发高通量植物、害虫和微生物测序
近日,高质量、高精度测序平台的领先供应商PacBio宣布与全球农业公司Corteva Agriscience("Corteva")开展新的合作,为植物、害虫和微生物测序开发定制的端到端工作流程。该项目的重点是建立DNA提取和文库制备的高通量工作流程,与Corteva种子作物保护研究和生产管道每年测序的数万个样本保持一致。这次合作将使PacBio能够帮助 Corteva更有效地表征复杂的植物和微生物基因组,用于其产品开发,帮助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恢复能力。合作初始阶段将于 2022 年第三季度完成,将开发规模化的 DNA 提取和文库制备工作流程,以利用Corteva作物、害虫和微生物样本的广泛收集。在成功开发这些工作流程后,合作将寻求在样品制备工作流程的同时扩展测序能力。
稳定高效可靠的基因编辑技术Cas-CLOVER
CRISPR-Cas9能够在大量生物体中进行靶向基因组工程,但存在频繁的脱靶诱变、许可限制和不理想的经济许可条款等障碍,限制许多商业作物开发商使用CRISPR的资格。近日,Demeetra AgBio着手通过确认Cas-CLOVER在烟草中的活性和切割效率来验证其专有的Cas-CLOVER技术。Cas-CLOVER是一种获得专利的二聚体基因编辑系统,它使用一对向导RNA (gRNA),其中核酸酶失活的蛋白质与专有的Clo051 核酸内切酶融合。该团队使用Cas-CLOVER进行的基因修饰,将每盘白色/苍白芽的数量和基因组切割效率提高到90%以上。Demeetra希望打开Cas-CLOVER的大门,使CLOVER 在植物性状发现和作物科学应用中发挥重大用途。
Jay Keasling旗下合成生物公司Demetrix携手化工企业Evonik生产大麻素CBG
近日,Jay Keasling旗下合成生物公司Demetrix宣布与德国著名化工企业Evonik签署一项用于美容和个人护理产品的大麻素供应协议,预计第一个产品大麻酚类物质大麻萜酚(CBG )将于2022年进入市场。Demetrix是一家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CBG的公司,致力于将大自然中的稀有成分产业化, 在Keasling实验室开发的发酵技术之上,研究人员能够从大麻中提取基因,将它们注入面包酵母中,并通过改造酵母来生产大麻素CBG。Evonik是特种化学品领域的世界领导者之一,分公司遍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2021年的销售额为 150亿欧元。此次与Evonik合作,也是看中了其在美容和个人护理方面的配方和市场专业知识,以利用Demetrix生产出的大麻素作为原材料生产所需化学品。CBG具有抗炎、抗菌和抗氧化的特性,具有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保持健康皮肤的功能。
03 融|资|速|递
植物生物制药企业禾元生物获5.56亿元Pre-IPO轮融资
注:禾元生物生产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
2022年3月30日,东湖高新集团投资企业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禾元生物”)宣布完成5.56亿元Pre-IPO轮融资。禾元生物是一家在植物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专业产业运营商,东湖高新集团聚焦智能制造和生命科技两大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具备丰富的产业运营经验及敏锐的行业洞察能力,形成了“平台+运营+投资”全产业链大运营模式。禾元生物完成本轮融资后,将加快植物源新药管线的研发和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智能化生产线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重组蛋白表达量技术,奋力打造全国首创、国际一流的植物生物制药技术研究中心。
菌丝体发酵技术企业MycoTechnology获8000万美元E轮融资
注:大型发酵罐用来生产发酵蛋白(来源:CRB 官网)
近日, 菌丝体发酵技术企业MycoTechnology宣布完成8000万美元E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曼主权财富基金的附属机构阿曼投资局牵头,泰森食品等多家农业食品巨头跟投了本轮。该公司使用发酵技术和蘑菇菌丝体来制造新型食品,它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资金将用于推动其发酵技术平台的开发,并优先在欧洲、亚洲和中东推出其产品。MycoTechnology2013年成立,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其聚焦于利用菌丝体解决食品和饮料行业面临的挑战,即蛋白质的可持续性生产。据官网介绍,MycoTechnology使用一种称为 “液体培养”或“深层发酵”的过程来利用蘑菇菌丝体。
循环塑料材料生产商Avantium募资4500万欧元
2022年4月6日,创新驱动型公司Avantium宣布将通过公开发售的方式启动增资,通过其现有股东的优先分配期、零售发行和私人发行配售,金额高达 4500 万欧元。以加速全球向可再生能源和塑料再生前进,推进生物基乙二醇商业化。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进一步开发PlantMEG™技术并扩大规模以实现通过技术许可进一步商业化,同时进一步发展生物精炼和二氧化碳基于化学品和聚合物技术,以及评估经济可行性和扩大规模以实现进一步商业化和用于一般企业用途的营运资金和总体资金。Avantium成立于 2000年2月,是壳牌的衍生公司。2017年3月15日,Avantium成功完成IPO,股票在阿姆斯特丹泛欧交易所和布鲁塞尔泛欧交易所上市。其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利用可再生资源和用于各种消费品的循环塑料材料生产化学品的突破性技术。
工业级分子诊断酶生产商熵焓论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2022年4月6日,工业级分子诊断酶生产商熵焓论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元生创投。熵焓论是一家工业级分子诊断酶生产商,公司依托于自主核心技术及自主搭建的发酵及纯化一体化工艺平台,致力于开发和生产性能优异稳定性好的分子诊断用酶等,为新药物发现、新型生物制品提供技术服务和创新生产工艺开发。据不完全统计,熵焓论所属领域医疗健康本年度共有52笔融资。
国际巨头泰莱集团2.37亿美元收购量子高科
近日,全球知名食品饮料配料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泰莱集团官宣已签署协议,从睿智医药手中全资收购中国膳食纤维企业量子高科,这笔交易价格为2.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预计这笔交易将在2022年第二季度完成,量子高科的管理团队将在交易完成后加入泰莱。接来下量子高科将正式加入泰莱,为其全球特种食品配料业务上的发展加码。
04 产|业|之|声
用于RNA定向的靶DNA修饰和用于RNA定向的转录调节
埃玛纽埃尔·沙尔庞捷、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和维也纳大学申请的专利《用于RNA定向的靶DNA修饰和用于RNA定向的转录调节的方法和组合物2017105856905》于2021年10月12日获得了中国专利局授权。该专利是2013800389206专利的分案,是Doudna团队布局的重要CRISPR基因编辑核心专利。由于母案授权时加入了tracrRNA和CRISPR RNA(crRNA)的互补核苷酸“通过插入核苷酸共价连接”这一技术特征,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相应缩小。本次分案的授权并没有这一技术特征,使得整体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被扩大,几乎涵盖了整个使用gRNA的Cas9基因编辑体系。
印度发布农业基因编辑裁决
2022年3月30日,印度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修订了有关基因编辑在农业中应用的规定。裁决规定基因编辑将被排除在转基因生物分类之外。该裁决涉及1989年12月5日称为“危险微生物/基因工程细胞的制造、使用、进口、出口和储存”的法规。该部门建议在标签SDN1和SDN2下“不含外源引入的基因组编辑产品” DNA”免于文件第20条规定的生物安全评估。通俗地说,分类为SDN1或SDN2的基因编辑产品不会被视为其他转基因产品。这可能为用于植物育种新技术如CRISPR打开了大门。根据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的裁决,对于基因编辑植物新品种发布仍需进一步开发和评估。
2021 年农业食品技术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占总额的8%
来源:AgFunder 2022 年农业食品技术投资报告
根据Crunchbase数据显示,所有行业的全球风险投资在2021财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总额达到6430亿美元,几乎是2020财年3350亿美元的两倍,是十年前的10倍。特别是农业科技和食品科技,增长趋势几乎相同:2021财年这些领域的初创公司获得的全球风险投资总额为517亿美元,比2020财年的278亿美元增长了85%,其中农业食品技术企业在2021财年获得的风险投资资金占总体的份额略高于8%,比2020财年的8.3%份额低几个百分点。农业食品技术的所有类别在2021财年都实现了投资收益。除电子杂货外,增长最快的类别是创新食品(同比增长103%)、在线餐厅和餐包(102%)及云零售基础设施(97.5%)。这些行业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消费者和投资者对 Covid-19 疫情的反应推动。
工信部:鼓励生物基对石油基产品的部分替代
近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并在创新发展、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数字化转型、绿色安全等五个方面明确了具体发展目标。其中,17个小节中8个小节涉及生物材料、二氧化碳、绿能等开发利用;2个小节直接针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推广和标准体系进行要求;还强调,严控电石行业新增产能。
往期链接
知耕快报 | 基于温度时空控制的无细胞合成;国产基因编辑工具获美国专利授权;倍谙基获2亿元B++轮融资;美国联邦生物经济格局
知耕快报 | CRISPR-CasX结构改造;抗菌肽数据库;茅台宣布进入种业;植物源乙烯和丙烯计划;齐禾生科获逾亿元种子轮融资
知耕快报 | 无外源DNA基因编辑克隆猪;丰乐种业拟控股天豫兴禾;态创生物获过亿美元A+轮融资;英国基因编辑技术监管新进展
知耕快报 | 耐碱性嗜盐菌平台;新型基因编辑酶Cas9TX;Biolumic获1248万美元融资;可生物降解纳米颗粒保护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