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圈子 >> 知耕智汇 >> 知耕智汇36期|新型甜味剂;无动物成分的细胞培养基;GSK-Medicago植物...
知耕智汇36期|新型甜味剂;无动物成分的细胞培养基;GSK-Medicago植物源性新冠疫苗;全球首个FDCA呋喃二甲酸商业化项目
栏目:知耕智汇
日期:2022-12-12
浏览量:696
摘要:

头图动图.gif



快报摘要 - Wrap Up


1.png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 Nature Communications :新一代甜味剂稀有甜味成分的规模化生物合成 | 合成生物学

○ Nature Metabolism:“葡萄籽提取物PCC1”有望延寿 | 营养成分

○ Science Advances:发现植物辅酶Q合成途径关键酶 | 植物合成

○ Nature Communications:工程改造枯草芽孢杆菌,用于形成耐用的生物复合材料 | 生物材料

○ Plant Physiology :简便高效的多基因编辑工具包 | 基因编辑

○ PNAS:揭示植物免疫受体如何感知结构不同的毒力因子 | 植物免疫

○ Nature:首次解析大麦叶绿体PSI-NDH膜蛋白超大分子复合物空间结构 | 光合蛋白

○ Plant Physiology: 丹参酮生物合成研究上获得新进展 | 天然产物

2.png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 慕恩生物与先正达集团签署协议合作发掘新一代生物技术性状

○ Ginkgo分拆公司推出发酵血红素蛋白

○ UPSIDE Foods宣布推出无动物成分的细胞培养基

○ 巴斯夫进行“净零加速器”项目,加速向碳中和型公司迈进

○ 三得利宣布推出100%植物基PET瓶

○ 百威集团增收“新点子”:酿酒副产物植物蛋白转化出售给食品和饮料行业

○ GSK-Medicago植物源性疫苗对变异新冠病毒有效性为71%

3.png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 基金规模10亿元,国内最大的土壤污染防治投资基金成立

○ 人造蛋白公司The EVERY Company C轮融资1.75亿美元

○ Melodea 融资2000万美元开发低成本的纤维素纳米晶体 (CNC)涂层材料

○ Avantium融资9000万拟建全球首个FDCA呋喃二甲酸商业化项目

○ 韩国农业科技公司E Green Global获ADB Ventures投资

○ AgroStar 在其 D 轮融资中筹集7000 万美元

4.png

其他

○ 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菌种创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

○ 植物检疫性菌物数据库助力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

○ 国家级转基因品种审定标准公示

○ 济南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启用

○ 中欧碳中和合作项目办公室”成立

图片
图片




01 科|技|突|破

Nature Communications :新一代甜味剂稀有甜味成分的规模化生物合成 | 合成生物学


甜菊糖苷是从甜叶菊分离的一系列高甜度、低热量天然甜味组分,目前已在食品和饮料行业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其中两种口感最接近蔗糖的甜菊糖苷D和M几乎没有后苦味,是有望取代传统高热量糖的新一代健康甜味剂。不过这两种甜菊糖苷天然含量低于0.5%,限制了理想甜味成分甜菊糖苷D和M的规模化生产和供给。近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报道了糖基转移酶OsUGT91C1参与生物合成新一代健康甜味剂稀有甜味成分的催化机理及应用研发,为解决规模化生物合成并制备稀有甜味成分的瓶颈问题提供了途径。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7144-4




Nature Metabolism:“葡萄籽提取物PCC1”有望延寿 | 营养成分


近期,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健康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在平平无奇的葡萄中再度收获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发现——“葡萄籽提取物PCC1”竟然有望延寿64.2%,目前该研究已经登上顶级期刊《Nature Metabolism》。研究人员从某种特殊葡萄籽中发现了一种名为“PCC1”的物质,外源性摄入了PCC1的小鼠,包括最大步速、握力在内,多项外在表现得到明显改善,除此之外,即便是24个月大的小鼠(相当于人类75岁)在接受干预后,也能将中位寿命延长64.2%,可以称得上效果显著。PCC1物质的延寿效果,或在于其能通过改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的方式,高效清除老化老细胞。


原文链接: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4.14.439765v1.full



Science Advances:发现植物辅酶Q合成途径关键酶 | 植物合成


辅酶Q(CoQ)又称泛醌,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和部分细菌的萜苯醌类化合物,是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植物辅酶Q合成途径还未完全解析。2021年12月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科研论文,鉴定了真核生物线粒体中辅酶Q合成途径的苯环6位羟化酶CoqF,发现CoqF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顶复动物、眼虫等类群,系统分析比较了真核生物两类苯环6位羟化酶CoqF和Coq7的进化和分布。CoqF存在于疟原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等顶复门寄生虫中,该研究为相关新药研发提供了靶点。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l3594


Nature Communications:工程改造枯草芽孢杆菌,用于形成耐用的生物复合材料 | 生物材料


工程生物材料(ELMs)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它结合了合成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的方法。在这里,2021年12月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相关研究论文,将枯草芽孢杆菌改造成一种由自组装蛋白支架组成的二氧化硅材料的活性成分,用于细胞的功能化和交联。这项工作将成为未来工程生物材料设计的框架。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7467-2


Plant Physiol :简便高效的多基因编辑工具包 | 基因编辑


CRIPS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植物多基因编辑和多基因突变体的创制。2021年12月6日, 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一个简便高效的多基因编辑工具包——CASE。该工具包不仅简化了构建过程,而且极大方便了后期筛选不携带CRISPR构建的多基因编辑植株。该技术可被广泛应用于创制多基因敲除突变体,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


原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plphys/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plphys/kiab573/6454115


PNAS:揭示植物免疫受体如何感知结构不同的毒力因子 | 植物免疫


RRS1的WRKY结构域(RRS1WRKY)如何感知不同类别的效应因子以启动免疫反应,目前尚不清楚。12月8日PNAS刊出相关研究论文,科研人员报告了AvrRps4(AvrRps4C)与RRS1WRKY复合时的C端结构域的晶体结构。基于结构的突变破坏了AvrRps4C-RRS1WRKY在体外的相互作用,损害了RRS1/RPS4依赖的免疫反应。科研人员还表明,AvrRps4C可以与相关但不同的RRS1B/RPS4B NLR配对的WRKY结构域以及AtWRKY41的DNA结合结构域结合,具有类似的结合亲和力,以及效应因子结合如何干扰WRKY-W-box DNA的相互作用。这项工作证明了植物NLR中的整合结构域如何能够直接结合结构不同的效应因子来启动免疫力。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50/e2113996118.long


Nature:首次解析大麦叶绿体PSI-NDH膜蛋白超大分子复合物空间结构 | 光合蛋白


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是在一系列镶嵌在光合膜上的蛋白质超分子机器中进行的,通过光驱动光系统II(PSII)和光系统I(PSI)反应中心电荷分离及光合电子传递,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TP和NADPH),用于暗反应二氧化碳固定。研究人员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解析了大麦叶绿体PSI-NDH超分子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揭示了高等植物PSI-NDH介导光合环式电子传递调控的结构基础。该复合物是目前解析到的高等植物叶绿体中最大的光合膜蛋白复合物结构。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光合环式电子传递调控的机制,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新型高效光合膜电子传递线路、优化光合膜能量传递途径、打造高光效和高固碳光合元件和模块提供新思路。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277-6


Plant Physiology: 丹参酮生物合成研究上获得新进展 | 天然产物


丹参酮类二萜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丹参中主要的脂溶性活性成分,在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消炎、抑菌及抗肿瘤等方面疗效显著,同时具有抗氧化和提高耐缺氧能力等药理作用。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已经有多个CYP家族蛋白的功能被鉴定,但催化丹参酮ⅡA合成的催化酶仍不清楚。12月6日,Plant Physiology期刊在线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2-ODD家族蛋白丹参酮IIA合酶(TIIAS),能够特异性催化二氢呋喃-丹参酮生成呋喃-丹参酮。该研究为天然产物中的呋喃环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plphys/advance-article/doi/10.1093/plphys/kiab567/6454110?login=true




02 大|企|业|动|向

慕恩生物与先正达集团签署协议合作发掘新一代生物技术性状


2021年12月8日,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先正达集团达成基于微生物多样性的活性基因勘探项目,合作发掘新一代生物技术性状。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研发优势,紧密合作,通过慕恩生物领先的微生物多样性物种资源库和高通量筛选平台,结合先正达集团尖端的性状开发和精准育种技术,共同开展活性基因勘探及应用测试,以推动种业“芯片”的创新变革。


Ginkgo分拆公司推出发酵血红素蛋白


近日,总部位于波士顿的食品技术公司 Motif FoodWorks 宣布推出发酵血红素蛋白 HEMAMI™,该产品能够改善植物性食品的口感,丰富其营养元素,现已上市大规模销售给客户。已获得 FDA 的 GRAS 认证(公认安全)。Motif FoodWorks是生物技术独角兽 Ginkgo Bioworks在 2019 年宣布启动的一个衍生项目,用于开发可用作肉类和奶制品替代品的蛋白质。



UPSIDE Foods宣布推出无动物成分的细胞培养基


12月9日,UPSIDE Foods宣布其已经开发出一种完全不含动物成分 (ACF) 的细胞培养基。这一突破性的里程碑是朝着制造可扩展、具有成本效益和美味的肉类,同时也保护环境和动物福利迈出的关键一步。UPSIDE Foods表示,其已经破解了完全ACF细胞培养基的密码。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使用ACF细胞培养基来生产特定的鸡肉产品。下一步,该公司将使其ACF细胞培养基适用于其的整个产品组合。



巴斯夫进行“净零加速器”项目,加速向碳中和型公司迈进


据悉,日前,巴斯夫公司称通过实施新项目,加速低碳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和应用,以此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8年减少25%的目标,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该项目名为“净零加速器”,重点实施与低二氧化碳排放生产技术、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相关项目。



三得利宣布推出100%植物基PET瓶


近日,三得利集团为欧洲Orangina和日本三得利Tennensui瓶装矿泉水研发了一种原型PET瓶。该PET瓶由70%的植物基对苯二甲酸和30%的单乙二醇两种原材料制成,均来自非食品级原料。这一植物基瓶与用石油为原料生产的原始瓶相比,可显著降低碳排放。



百威集团增收“新点子”:酿酒副产物植物蛋白转化出售给食品和饮料行业


近日,百威集团召开了2021年投资者会议,公司首席执行官邓明潇(Michel Doukeris)不但给这家啤酒巨头敲定了增长目标,还带了一个能增加收入的“新点子”:卖啤酒原料的副产品给食品业同行。百威集团对投资者宣布,将进军“生物技术”领域:利用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大麦副产品,转化为可出售给食品和饮料行业的植物蛋白。这项新兴业务预计2022年将为百威集团额外产生2000万美元的收入,并将促进日后业务的增长。



GSK-Medicago植物源性疫苗对变异新冠病毒有效性为71%


周二,GSK-Medicago疫苗后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葛兰素史克(GSK)与加拿大生物制药公司Medicago基于烟草共同研发的植物源性新冠疫苗对一系列变异的新冠病毒有效性为71%。具体来看,这种基于烟草研制的疫苗对德尔塔变种的有效性为75%,对巴西首次发现的伽马变种病毒的有效性近89%。在试验期间奥密克戎变体并未被发现,但Medicago正计划对该变异毒株进行注射试验。Medicago正寻求加拿大监管机构的授权,并已开始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英国药品监管机构提交申请文件。




03 融|资|速|递

基金规模10亿元,国内最大的土壤污染防治投资基金成立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料显示,江苏疌泉金环土壤污染防治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备案,基金规模10亿元,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土壤污染防治投资基金,将聚焦省环保集团的主责主业,围绕江苏省内土壤污染防治相关项目、节能环保行业优质标的等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Melodea 融资2000万美元开发低成本的纤维素纳米晶体 (CNC)涂层材料


近日,以色列科技初创公司 Melodea已经在C轮融资中筹集了2000万美元,主要投资来自化学和林业纸浆和造纸行业的全球领导者。Melodea正在发布两种基于纤维素的材料,据称可以为世界塑料废物危机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基于纤维素纳米晶体 (CNC),旨在取代包装中的传统聚合物,为餐饮产品提供同等的防潮和防潮性能。该技术还受到14项专利的保护,其中包括多项涉及其生产工艺和产品组合的专利。



Avantium融资9000万拟建全球首个FDCA呋喃二甲酸商业化项目


FDCA是100%植物基可回收塑料材料PEF的关键组成部分,与化石燃料衍生塑料相比,它也具有功能优势。12月9日,生物技术公司Avantium公司宣布,已就其FDCA旗舰工厂的建设做出最终投资决定 。将加速PEF(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商业化。Avantium的FDCA旗舰工厂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商业上规模化生产FDCA的工厂,年产能为5000吨。



韩国农业科技公司E Green Global获ADB Ventures投资


先进农作物科技公司E Green Global于12月8日宣布,公司已从亚洲开发银行(ADB)旗下风险投资公司ADB Ventures获得更多投资。EGG在B轮融资中获得总计1500万美元的投资,其中包括来自YD-SK-KDB Social Value Fund的投资,该资金将用于扩大该公司的马铃薯产业农业生物科技平台。EGG已开发出全球首个成功实现实验室培育的高质量马铃薯种子(微型块茎)商业化生产的平台EGG利用获得专利的组织培养技术,在生物安全的植物工厂中,大规模生产并全年持续收获无病微型块茎。



AgroStar 在其 D 轮融资中筹集7000 万美元


Agritech 初创公司 AgroStar 已从 Evolvence、Schroders Capital、Hero Enterprise 和英国发展金融机构 CDC 筹集了 7000 万美元,作为其 D 轮融资的一部分。据该公司称,它计划利用本轮融资来加强其技术平台,聘请高级人才,并进一步扩大其全渠道战略。已有八年历史的 AgroStar 利用数据和技术帮助农民获得优质农业投入品。 




04

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菌种创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是新时期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的重要内涵。为推动中科院科学技术研究面向国家地方需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鼓励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益等科技创新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自2014年起,中国科学院设立了“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2020年度共9个团队荣获该奖,其中包括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完成的“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菌种创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



植物检疫性菌物数据库助力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


建立检疫性菌物综合“知识库”,并开发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平台,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口岸对检疫性菌物的快速、准确、智能化检测水平,还能在“智慧海关”建设、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及促进农林产品安全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蔡磊团队和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NMDC合作,搭建了植物检疫性菌物综合数据库(http://casbrc.org/pqfungi)。



国家级转基因品种审定标准公示


据农村农业部官网消息,12月6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拟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修订完成后发布实施。此前,农业农村部拟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其中新增了关于转基因农作物品种的品种审定办法。



济南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启用


12月10 日上午,济南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启用活动在济南市基因编辑产业基地隆重举行。作为济南市重点布局的生物育种产业平台型项目,济南植物基因编辑产业化项目,已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本次“济南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的启用,在集聚生物育种上下游企业、打造基因编辑产业集群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欧碳中和合作项目办公室”成立


近日,中国-北欧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会(SNPA)国际合作中心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在北京举行了《中欧绿色可持续发展碳中和创新重大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和“中欧碳中和合作项目办公室”揭牌仪式,并启动“中欧可持续城市数字解决方案国际挑战赛”。挑战赛申请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22日,优胜方案公布日期为2022年1月14日,优胜方案将优先应用于中欧碳中和合作项目实施。 

往期链接

图片

知耕快报|真核细胞中蛋白复合体核心结构的计算解析;先正达加速研发中国大豆“芯片”;中国队伍闪耀IGEM 2021


图片

知耕快报|超级木材,强度和可塑性堪比轻质材料铝合金;中粮科技打造丙交酯+PLA+PHA基地;校企合作助推湖北建成“中国种都”


图片

知耕快报|CRISPR-Cas13助力甘薯病毒病抗性遗传改良;Calyxt利用机AI加速生产植物衍生物;先正达集团IPO被中止


图片

知耕快报|作物基因组设计育种工具箱;Calyxt基于植物的合成生物学解决方案;

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知耕公众号
知耕TechCube
添加微信
扫码添加知耕菌微信
TechCube
联系人:知耕菌 | 联系电话:13524693078 |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OFFICE PARK金海园2号楼
邮箱:shzg@tech-cube.com.cn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