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智汇#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生物防治#生物基新材料
快报摘要 - Wrap Up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 Nature Communications:鉴定植物解毒禾谷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毒素的基因|功能基因
○ Nature:鹰嘴豆遗传变异完整图谱绘制完成|基因图谱
○ The Crop Journal:鉴定两个提高花生出仁率的主效QTL|分子育种
○ Chemical Science:稻绿核菌素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真菌毒素
○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现大豆对疫霉广谱抗性的基因|功能基因
○ Nature Plants:植物独脚金内酯分解代谢的关键酶被揭示|植物代谢
○ Nature Communications :lncRNA在水稻胚乳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作物营养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 新东方转型大型农业平台,搞乡村振兴|农业平台
○ 拜耳农业三季度盈利大幅增长|公司财报
○ 蓝晶与泰国泰华合作打造PHA与木薯基材料的协同应用|可降解材料
○ 雷公藤红素有望成为世界首款减肥中药|健康产业
○ 双塔食品万吨高端豌豆蛋白项目正式投产|植物蛋白
○ Rizobacter在阿根廷推出生物种子处理杀菌剂Rizoderma(哈茨木霉菌)|生物杀菌剂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 植物肉·「谷肉」连续完成两轮千万元级融资
○ 生鲜供应·GrubMarket公司筹集1.45亿美元E轮融资
○ 营养健康·“薄荷健康”完成亿元D2轮融资
○ 作物保护·初创公司 AscribeBioscience筹集2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 食品供应·TreeDots筹集1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 著名农业科学家郭三堆捐资鼓励年轻人学育种
○ 中储粮从ADM、邦吉等公司采购大豆800万吨|市场资讯
○ 2021年世界粮食进口费用将创历史新高|市场资讯
○ 全球种业绿色发展大会召开|国际资讯
01 科|技|突|破
Nature Communications:国内学者鉴定植物解毒禾谷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毒素的基因|功能基因
The Crop Journal:鉴定两个提高花生出仁率的主效QTL|分子育种
疫霉能够诱发大规模植物病害。一般由疫霉引起的植物病害难以用化学方法控制,因此部署抗性品种是管理疫霉病害的有效和环境友好的策略。由大豆疫霉引起的疫霉根和茎腐病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破坏性的大豆土传疾病。发现对该病原体具有广谱抗性的基因是防止该病爆发的需要。2021年11月5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美国普渡大学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人员表明大豆Rps11是一个27.7kb的核苷酸结合位点-富含亮氨酸的重复(NBS-LRR或NLR)基因,可赋予对大豆疫霉的广谱抗性。Rps11位于大豆的一个基因组区域,该区域内有一个单一来源的大型NLR基因群,并且是由多轮不等价重组而来。这类事件导致启动子融合和LRR扩展,可能有助于产生广泛的抗性谱。该研究结果为疫霉防治提供可能。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6554-8
独脚金内酯是一类由类胡萝卜素衍生的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株型、促进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和诱导根寄生植物种子萌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独脚金内酯的代谢调控及其作用机制是近年来植物发育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由于一些独脚金内酯分子稳定性差且测定困难,在植物体内独脚金内酯的分解代谢机制尚不清楚。近日中科院植物所在Nature Plants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发现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AtCXE15基因能够显著增加分枝数目,而这种分枝数目增加是由于体内独脚金内酯缺乏造成的。进一步研究发现,AtCXE15能够结合并在体内和体外高效水解不同类型的独脚金内酯分子,且其在苜蓿、大豆等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水稻及裸子植物双子铁中的直系同源蛋白功能高度保守。该研究揭示了植物独脚金内酯分解代谢和稳态调控机制,也为通过时空操纵体内独脚金内酯分布进而优化作物及观赏植物株型提供了新的策略。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1-01011-y
Nature Communications :lncRNA在水稻胚乳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作物营养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6795-7.pdf
02 大|企|业|动|向
新东方转型大型农业平台,搞乡村振兴|农业平台
11月7日俞敏洪在直播时宣布:新东方要干农业了,搞一个大型农业平台,自己将会和几百位老师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振兴事业。俞敏洪表示,此举并非是为了简单的卖货,而是为了帮助农业的产业升级以及乡村振兴,也是为了帮助农民提升职业水平。
国内合成生物学赛道领跑者蓝晶微生物Bluepha宣布与泰国上市企业泰华公共有限公司(Thai Wah PublicCompany Limited)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拓展 PHA 的东南亚市场,以期通过开发PHA和木薯基材料的协同应用,深度挖掘 PHA 的材料潜力,从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一个可持续的未来。泰华成立于 1947 年,总部位于泰国曼谷,是东南亚地区专研淀粉和淀粉相关食品与材料的龙头企业,也是泰国最大的木薯出口商,于 1985 年在泰国证券交易所上市(BKK: TWPC)。蓝晶微生物由清华大学李腾博士和北京大学张浩千博士于2016年创立,已成为基于合成生物技术进行分子和材料创新的领军企业。
雷公藤红素有望成为世界首款减肥中药|健康产业
双塔食品万吨高端豌豆蛋白项目正式投产|植物蛋白
最近,Rizobacter在阿根廷推出了一款用于大豆种子处理的生物杀菌剂产品Rizoderma,含有可控制种子和土壤中真菌病原菌的哈茨木霉菌。该生物制剂的一大优势是结合了三重作用模式,通过自然阻断影响作物的最重要病害(枯萎病、拟茎点霉病、镰刀菌)的复发和发展,抑制病原菌产生抗性的可能性。这一优势使该产品成为生产商和顾问的策略选择,因为在首次施用叶面杀菌剂后就能达到较低的病害水平,进而提升了应用效率。
03 融|资|速|递
「谷肉」于近日连续完成天使轮与A轮融资,累计金额近亿元。天使轮由英诺天使基金独家投资近千万元;A轮融资由某知名投资机构领投、海松资本及天使轮老股东英诺天使基金跟投,金额数千万元。「谷肉」成立于2019年,定位于研制块状植物肉,旗下高端植物肉品牌「植无极」在今年11月份正式上线“大块植物牛肉”,能够适应火锅、烧烤、煎炒和炖煮等多种加工方式。未来,谷肉还将在“块状植物肉”的技术上,推出植物五花肉、植物三文鱼和整切植物牛排等产品,并通过研制更天然的酶制剂、香精和调味料等食品配料进一步提升植物肉的产品力。
日前,线上生鲜农产品供应商——GrubMarket公司已在E轮融资中筹集了1.45 亿美元。本轮融资的投资者包括贝莱德(BlackRock)、凯特屋亚洲合伙人(Celtic House AsiaPartners)、盖格尔(Gaingels)、INPCapital、日本邮政资本(Japan Post Capital)、Liberty Street funds、Pegasus Tech Ventures、Reimagined Ventures和Walleye Capital等公司管理的基金。GrubMarket此前在2020年10月进行了D轮融资,金额90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BlackRock、GGV资本、Y Combinator和日本贸易公司丸红(Marubeni)等。GrubMarket公司总部位于旧金山,旨在通过“以生产商为中心的电子商务平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明确的价格优势,并建立独家的生产商-客户关系”,简化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将农民和供应商与下游买家联系起来。客户群体包括杂货店、办公室、餐厅、食品配送平台和普通消费者等。
作物保护·初创公司 Ascribe Bioscience筹集2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食品供应·TreeDots筹集1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初创公司TreeDots 是一个旨在打击农业食品价值链中的浪费和损失的在线市场,它今天宣布已筹集了 1100 万美元的资金。A轮融资由位于旧金山湾区的专注于气候变化的风险投资公司 Amasia 和印度尼西亚的 East Ventures 共同领投。参与本轮融资的其他投资者包括菲律宾企业集团 Ayala 的风险投资子公司 ACTIVE Fund;新加坡政府相关种子资本;美国商业和心理学作家 Nir Eyal;和新加坡演员谢菲奥娜。TreeDots 成立于 2018 年,自称是“亚洲第一个垂直整合的食品供应链生态系统”。它是基于应用程序的市场,可帮助供应商和分销商销售过剩和“不完美”的食品,这些食品通常被零售商等大宗买家所回避。这家初创公司声称其商品总价值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 4 倍以上,并于 2020 年扩展到邻国马来西亚,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进一步推出区域性产品。它表示其目标是每年节省 200 万吨原本会被浪费的食物,同时还计划到 2025 年减少 1800 万吨的碳排放。
04 产|业|之|声
著名农业科学家郭三堆捐资鼓励年轻人学育种
近日,著名农业科学家、我国最早育成抗虫棉的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将近年来所获的200万元奖金捐出,在他所工作的单位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和“优秀导师奖”两个奖项,以此鼓励年轻学者,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生物育种的领域。本次设立的奖学金来自他的两笔奖金:2014年获得的“中国十大种业功勋人物” 100万奖金,和 “抗虫棉科技成果转化”100万奖金。
在当前,生物技术育种是农业科技领域内的前沿技术,但作为新兴的领域,人才的匮乏制约着技术的进步,“过去几十年做抗虫棉研究,一直感觉人才是最重要的,培养人才是基础,教育人才是核心”。“尤其是这些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年轻人投身生物育种领域的热度不算高。但在未来,加快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科学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动力和基础,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生物技术这种前沿的科技进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郭三堆说。
中储粮从ADM、邦吉等公司采购大豆800万吨|市场资讯
国资委消息,11月6日,中储粮集团公司举办进口大豆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储粮集团所属油脂公司与ADM公司、邦吉公司、嘉吉公司、路易达孚集团、ECTP公司、先正达植保(瑞士)等供应商签约采购进口大豆共计840万吨,采购总金额比去年增长20%左右。中储粮积极利用进博会平台,不断拓宽储备进口大豆多元化供给渠道,通过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维护农产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世界粮食进口费用将创历史新高 |市场资讯
2021年11月11日,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今天发布一份全新报告表明,全球粮食贸易不断发力,贸易量和贸易额都有望创造历史新高。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粮食展望》指出,全球粮食贸易“在新冠疫情期间面对各种干扰因素显示出了强劲的韧性”,但粮食商品和能源价格快速上涨却给贫困国家和消费者带来了巨大挑战,他们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生活必需品上。粮农组织预计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将在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75万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14%,比2021年6月的预测水平高出12%。本轮上涨主要是国际贸易粮食商品价格水平整体提高以及运费上涨三倍所致。发展中区域在其中占比40%,粮食进口费用预计将比2020年增长20%。由于成本增速高于进口量增速,低收入缺粮国粮食进口费用预计呈加速增长态势。
全球种业绿色发展大会召开|国际资讯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美国、南非、埃及、荷兰、阿根廷等国农业部长出席会议。
往期链接
知耕快报|基因编辑助力苜蓿单倍体诱导技术突破;拜耳加快蔬菜种子品种的全球开发;食品配料企业瑞芬生物获B轮融资
知耕快报|超级木材,强度和可塑性堪比轻质材料铝合金;中粮科技打造丙交酯+PLA+PHA基地;校企合作助推湖北建成“中国种都”
知耕快报|CRISPR-Cas13助力甘薯病毒病抗性遗传改良;Calyxt利用机AI加速生产植物衍生物;先正达集团IPO被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