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录
产业创新图谱 > 生物农药 > 创新图谱报告 >
监管简知|RNA生物农药产品风险评估两步法 · 欧盟

图片

RNA生物农药作为一个强监管严监管的领域,监管的放开同样是发掘产业更多可能,助推产业不断上扬的前置条件。


立足产业布局的第一视角,知耕RNA生物农药领域监管系列内容从政策监管角度出发,对国际上RNA生物农药领域的活跃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享不同国家和地区RNA生物农药的产品类别划分、评估授权、数据要求、相应的监管部门及规范文件等维度的内容概要,追踪RNA生物农药活跃国家的政策风向。


随着RNAi医药研发的蓬勃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突破,基于RNAi技术的生物农药研发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17年6月,拜耳公司表达昆虫dsRNA的抗虫玉米MON87411获得美国EPA的种植许可,随后获得了多个国家的安全证书及种植许可,由此带动了众多传统与新兴的农化公司在该领域布局。


本期内容介绍的是欧盟对该领域的监管情况。在欧盟,以dsRNA作为活性物质的植物保护产品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因此,欧盟当局开始深入讨论未来如何充分评估此类产品的风险。


在欧盟,植物保护产品均需对其活性物质和最终产品进行授权。欧盟委员会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活性物质进行风险评估和指导。除此之外,经合组织(OECD)、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还为活性物质和农药产品提供风险评估的方法学要求


目前,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认为喷洒的dsRNA对动物、人类造成的风险很低,将RNA生物农药风险评估定义为安全




产品归属类别



植物源的RNA生物农药产品将作为转基因生物受到监管。


非植物源RNA生物农药与植物源RNA生物农药相比,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是否包含活的有机体或仅包含纯化的分子,当这些产品含有转基因生物时,它们必须根据法规(EC)2001/18(20)受到监管。相反,当没有使用转基因生物或保证它们都已被灭活时,非植物源RNA生物农药产品则不被视为转基因生物


欧盟对这类非植物源RNA生物农药产品并未作特定分类,这些基于 RNAi 的产品的注册遵循与传统合成农药相同的监管框架。



产品评估授权



在欧盟,任何植物保护产品(Plant protection products,PPP)均需遵循“两步法”原则,也即需对其活性物质含有活性物质的植物保护产品进行授权,其中活性物质的授权是植物保护产品授权的先决条件


首先,活性化合物的风险评估与授权在欧盟范围内进行,须由欧洲食品安全局评估并获得欧盟委员会的批准。


而针对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估与授权,为了简化流程,欧盟引入区域法,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估与授权由成员国自行决定,也即在一个区域(北部、中部和南部区域)内,由一成员国作为区域报告员,对整个区域内的植物保护产品进行评估与授权。此外,个别成员国仍可就国家生态或农业特性提出主张,并决定其国家的具体风险管理方案。



产品数据要求



双链RNA可被视为一类新的活性物质,必须根据法规 (EC) 283/2013 ( 24 ) 中描述的活性物质数据要求进行评估;


针对非植物源RNAi植物保护产品,尚未指定具体的数据要求,使用法规 (EC) 284/2013 ( 25 ) 和法规 (EC) 546/2011 ( 26 ) 中描述的化学植物保护产品相同的要求进行评估。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特定关注领域进行豁免;


我国利用RNAi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领域的基础研究,存在起步早、起点高,但研究投入规模化、系统化缺乏的特点,导致与国际相比,在研究与应用上仍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加速研究步伐、建立技术标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此促进我国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进程。


相比于传统的生物农药,RNA生物农药靶标特异性更强,作用机制更加清晰,对非靶标生物绿色安全,无残留问题,且开发成本远低于化学农药,是在养殖和种植领域实现动植物健康与保护的潜在新型绿色产品。更多先行国家与地区对于生物农药领域的监管审批的做法与经验,能够为寻找到适合中国的监管之路提供参考与启示,开源国内RNA生物农药科研的新动能,从监管层面赋能国内RNA生物农药赛道的弯道超车。


文章参考来源:

1.《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关若冰,李海超,苗雪霞

2.《RNAi for Plant Improvement and Protection》Bruno Mezzetti, Bruno Mezzetti, Bruno Mezzetti

3.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nsc.2021.818037/full


版权声明: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知耕菌(微信号:techcube01/13524693078)

第三方机构如想转载知耕文章,请原文转载(不得修改)。如文章内容有改动,须在发布前获得知耕的审核批准。



往期链接

图片

知耕Tech|蛋白质遇上AI,突破天然与化学合成的边界,无限场景应用


图片

知耕Tech|生物农药新风向-基于 AI 驱动的多肽的发现、设计和表征


图片

监管简知 | RNA生物农药商业化,政策先行 · 美国


图片

知耕Tech|dsRNA无细胞生产+预见性风险成本控制,价格优势加速生物农药的替代步伐


图片



联系人:知耕菌 | 联系电话:13524693078 |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OFFICE PARK金海园2号楼
邮箱:shzg@tech-cube.com.cn
扫码关注知耕公众号
扫码添加知耕菌微信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