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智汇#基因编辑#合成生物#植物免疫#靶向miRNA
快报摘要 - Wrap Up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Plant Cell Reports:高效番茄原生质体分离再生和DNA-free基因编辑体系|基因编辑
mLife:利用油脂原料高效合成 β-丙氨酸|合成生物
Nature:植物花粉管接收信号的新机制|功能基因
PBJ:利用CRISPR/Cas9编辑调控甜瓜抗病性|基因编辑
JIPB:构建高产人参皂苷Rg3植物合成体系|合成生物
Science:跨越生命之树的TIR防御填补植物免疫受体研究空白|植物免疫
Nat Commun:纤维素光子颜料覆盖整个可见光谱|生物基新材料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思锐生物受让云南大学开发的现代生物农药
EverCase 超级冷却核心技术颠覆千亿市场
MeaTech子公司建立稳定独特的禽细胞系
瑞士大昌华嘉将收购德国植物基原料公司 GBFI
CJ BIO 开发微生物和生物刺激剂的植物营养替代品
智利农业研究所开发注册基于真菌的生物杀虫剂
湖南中烟、青州所育成“白沙、和天下品牌专属定制化新品系HG6”通过田间鉴评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合成生物企业惠利生物获近 3 亿元 A 轮融资
农业基因编辑初创黎拓生物获数千万元首轮种子融资
台式蛋白质打印机开发商 Nuclera 获 5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合成生物企业弈柯莱生物科创板 IPO 获受理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美国农业部发布八国 2021 年农业生物技术年报
澳大利亚转基因高粱的田间试验获批
01 科|技|突|破
Plant Cell Reports:高效番茄原生质体分离再生和 DNA-free 基因编辑体系|基因编辑
目前,科学家在栽培番茄中只建立了基于农杆菌转化的 CRISPR/Cas9 基因编辑体系。基于核糖核蛋白的 DNA-free 基因编辑方法中原生质体侵染后的不定芽再生是关键难点。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原生质体分离和不定芽再生步骤,建立了高效的番茄核糖核蛋白 DNA-free 基因编辑体系,其中一个基因被编辑的效率高达 60%。研究人员发现,使用较老的幼苗、较高的酶处理温度和较长的培养时间可以提高原生质体分离提取的得率和活力。本研究改进了番茄原生质体分离的过程,并使用 CRISPR/Cas9 技术解决 RNP 转染原生质体芽再生的挑战。
原文链接:
https://rd.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99-022-02893-8
mLife:利用油脂原料高效合成 β-丙氨酸|合成生物
微生物细胞工厂在利用可再生原料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提供新方法。6 月 19 日,中科院研究团队发现利用油脂原料可以调控乙醛酸-TCA 循环,使其高效率向目标产品转化,从而设计了以脂肪酸为原料合成TCA循环衍生化学品的生物合成路线。在以脂肪酸为原料经乙醛酸-TCA 循环合成 β-丙氨酸的合成途径中,理论转化率高达 1.391 g/g 原料(棕榈酸)。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lf2.12006
Nature:植物花粉管接收信号的新机制|功能基因
在植物和动物的众多生命活动包括生殖过程钙离子信号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产生机理并不清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栾升团队发现花粉管分泌的 RALF 的确可以与 FER 结合并可以诱导助细胞产生钙信号,进一步完善了植物花粉管接收信号的机理,为研究细胞信号转导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将NTA单独表达在 COS7 细胞时,NTA 蛋白主要定位于内部细胞器上,而与FER和LRE共表达后,NTA就定在质膜上并产生了钙离子通道活性。
原文链接:
DOI: 10.1038/s41586-022-04923-7
PBJ:利用 CRISPR/Cas9 编辑调控甜瓜抗病性|基因编辑
植物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eIF4E 和 eIF4G 等参与病毒复制,其基因突变使其编码蛋白无法与病毒的转录本帽子结构相互作用,使植物获得对病毒的抗性。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塞古拉应用土壤生物学研究所使用CRISPR/Cas9 技术以 eIF4E 基因为靶点对甜瓜进行了基因编辑。研究表明,T0 代转化植株中基因 eIF4E的第一个外显子发生纯合的单核苷酸缺失。研究表明 eIF4E 特异性 mRNA 翻译起始是甜瓜雄性配子形成的限制因素。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11/pbi.13885
JIPB:构建高产人参皂苷Rg3植物合成体系|合成生物
人参属植物的活性成分人参皂苷 Rg3 具有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含量稀少。天津大学研究团队通过三萜类皂苷代谢工程以及木质部合成基因 PAL 的调控,实现了Rg3产率在摇瓶水平达到 83.6 mg/L,含量为 7.0 mg/g,高于目前报道的其他生物技术体系。为 Rg3 的高效和绿色合成提供了全新的合成生物学平台,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11/jipb.13315
Science:跨越生命之树的TIR防御填补植物免疫受体研究空白|植物免疫
生物的先天免疫系统会在应对病原体和有害刺激时反应。从对动物和植物先天性免疫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进化上保守的 TIR 结构域作为支架组装信号复合体并转导防御反应。最近科学家研究通过高分辨率结构解析鉴定发现了在植物免疫中 TIR 结构域催化小分子以及产生抗病信号分子的具体反应过程,为揭开TIR结构域作为酶发挥免疫功能的分子机制拿下重要一城。研究揭开 TIR 结构域包含的蛋白在植物中通过催化不同的小分子来调控免疫通路的高分辨率结构生物学机制,为深入理解植物免疫以及植物的抗逆抗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原文链接:
http://doi.org/10.1126/science.abq3297
http://doi.org/10.1126/science.abq8180
Nat Commun:纤维素光子颜料覆盖整个可见光谱|生物基新材料
目前多种生物材料被发现并证明能够作为光子颜料形成物理色,但是这些材料的制备工艺难度大,仍局限于小规模化的薄膜生产。剑桥大学 Silvia Vignolini 团队报道了一种无需基底的材料自组装新途径,通过将纤维素纳米晶(CNC)悬浮液在乳化微滴内进行有限组装,可实现CNC结构色微粒的制备。进一步干燥后,乳化微滴可克服球形约束形成的固有限制,经由多次屈曲即可得到具有多级结构的纤维素光子颜料。该研究基于商用CNC悬浮液,成功制备了纤维素光子颜料,其颜色覆盖整个可见光谱,克服了球形CNC微粒固有的大螺距问题。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1079-9
02 大|企|业|动|向
思锐生物受让云南大学开发的现代生物农药
6 月 30 日,云南大学举行线虫生物农药成果转让仪式。云南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克勤院士团队研究开发的线虫生物农药″杀线虫芽孢杆菌 B16 母药及制剂″以 1100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山东思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尽快使该生物农药服务于社会,云南大学将从科技资源、体制机制、人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张克勤院士团队与思锐生物的精诚合作,将生物农药推出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推动双方产学研协同发展。
EverCase超级冷却核心技术颠覆千亿市场
6 月 15 日,美国科技研发机构 Xerox PARC 宣布成立新创公司 EverCase,以研究“超级冷却”的技术,并计划生产制造可用于现有食物制冷设备的“超级冷却”系统。EverCase 将致力于改造传统的“冷链”供应网络,从包装商到零售商,甚至还包括家庭,让冰箱冰柜都可以使用“超级冷却”技术。公司的商业企划中还谈到了新的智能食品包装和新食品类别“超级冷却食品”,而且他们还计划与制冷设备制造商和其他生产商合作,将“超级冷却”技术应用于冰柜和冰箱等。
MeaTech子公司建立稳定独特的禽细胞系
7 月 5 日,MeaTech宣布其比利时全资子公司 Peace of Meat 已经建立了一个稳定而独特的禽类细胞系,并有明确的升级路径。细胞禽类公司 Peace of Meat 开发 100% 非转基因的细胞肉产品,公司计划通过与肉类行业和其他替代蛋白公司合作,在新兴的混合食品市场实现其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一系列可持续的混合产品,将植物成分与细胞禽类生物质相结合。
瑞士大昌华嘉将收购德国植物基原料公司GBFI
7 月 4 日,大昌华嘉已签署协议收购食品行业功能性配料供应商 GBFI,通过此次收购,大昌华嘉扩大了其在欧洲的食品配料业务,尤其是在前景广阔的植物基健康食品领域。这项交易也是对今年早些时候签署的Victa Foods收购案的补充。GBFI 提供可持续的食品解决方案,重点是素食、有机和无麸质,以及减盐和减糖。GBFI 还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包括研究和开发、应用定制以及技术和监管支持。
CJ BIO 开发微生物和生物刺激剂的植物营养替代品
植物基材料和微生物发酵技术的领导者 CJ BIO 凭借 60 多年的菌株开发和发酵技术经验,成功开发具有卓越功效的微生物产品,产品已被证明能有效确保对大豆、玉米、番茄和黄瓜等作物的生物生长和防治效果。在生物防治方面,CJ BIO 不仅着眼于控制目标病原体,也在积极进行预防新感染和疾病进展以及诱导植物抗病性生物膜的开发。CJ BIO 使用氨基酸的生物刺激素是一种有效的替代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化肥和杀虫剂等过度使用对环境的破坏。
智利农业研究所开发注册基于真菌的生物杀虫剂
智利农业研究院开发了一种基于真菌的生物杀虫剂,通过喷雾施用该组合物,改善对葡萄、李子和蓝莓作物中的 Lobesia botrana 的控制,与目前替代品(适用于成虫)不同,这种生物农药可以及早解决问题防止其发展到成年并防止其繁殖,并具有环境友好性,这份许可协议是通过机构与公司合作形式,能使智利企业有更多的工具改善农业,对智利的农田贡献巨大。
湖南中烟、青州所育成“白沙、和天下品牌专属定制化新品系HG6”通过田间鉴评
6 月 16 日,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组织相关专家,在湖南省浏阳市对湖南中烟和青州所共同选育的抗 TMV、PVY 病毒病 G80 改良新品系 HG6 进行了田间鉴评。HG6田间整齐一致,遗传稳定,在保持G80主要品质特征的基础上,TMV 和 PVY 抗性明显提高,成为白沙、和天下品牌专属品种一块重要基石。项目组以中烟 300 为 TMV 和 PVY 病毒病抗源,利用构建的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技术体系,成功选育出抗 TMV、PVY病毒病 G80 改良新品系 HG6。
03 融|资|速|递
合成生物企业惠利生物获近 3 亿元 A 轮融资
新一代合成生物学酶计算设计平台惠利生物宣布完成近 3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君联资本、博远资本联合领投,千骥资本、云启资本、众为资本跟投,泰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惠利生物致力于合成生物反应核心酶元件的计算设计,前沿研发成果迭出,是少数具有核心技术、规模量产、商业化闭环综合能力的生物制造企业,已在医药中间体、动保、食品等多领域落地解决方案。
农业基因编辑初创黎拓生物获数千万元首轮种子融资
近日,基因编辑企业黎拓生物宣布成立,并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凯泰资本和绿叶投资共同完成。募集资金将帮助黎拓生物搭建可持续农业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并推进管线前期产业化落地。目前黎拓生物已经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收集了上百种有潜力的野生越冬植物,并在几个不同的积温区开始了筛选和繁种试验。黎拓生物的底层技术整合包括 AI/数据辅助育种、基因编辑和作物模型等,公司力图应用上述技术去改良传统作物和野生植物,开发出不与现有农作物争地的经济作物。黎拓生物由资深农业生物技术企业家、连续创业者黎跃进先生创立,黎先生于5 年前合作创办科稷达隆,迄今有多款品种处于产业化后期阶段。
台式蛋白质打印机开发商 Nuclera获5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7 月 6 日,专注于开发 DNA 与蛋白质合成的生物技术公司 Nuclera 获5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此轮融资投资者包括M&G、Amadeus Capital Partners、E Ink、RT Partners、Future Planet Capital、British Business Bank Future Fund,以及 GK Goh。本轮资金用于开发桌面“蛋白质 3D 打印机”,同时进一步加速生物打印技术的研发,并将该技术推向市场。Nuclera 开发的新型桌面蛋白质 3D 打印机名为“eProtein™”,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快速蛋白质原型设计和发现平台,可在 24 小时内实现蛋白质打印,eProtein™ 的生物墨水是细胞提取物,即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用户可以同时在哺乳动物、昆虫、植物和细菌细胞中筛选蛋白质表达系统。
合成生物企业弈柯莱生物科创板 IPO 获受理
6 月 30 日,合成生物学企业 “弈柯莱生物” 所提交的 IPO 申报已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此次上市拟募资 5 亿元人民币,保荐机构为安信证券。据悉,本次发行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其中拟投入 2.8 亿元用于生物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建设,其余 2.2 亿元将用于研发中心及总部建设项目。弈柯莱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为核心,推进多领域管线产业化的生物技术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 “智能设计、发酵工程、基因工程” 等在内的 8 个技术创新平台,形成 “高性能酶开发、生物合成途径构建、微生物功能细胞设计、规模化合成生物绿色制造” 共 4 项核心技术。
04 产|业|之|声
美国农业部发布八国2021年农业生物技术年报
近期,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了关于巴西、阿根廷、欧盟、德国等八个国家/地区的“2021 年农业生物技术年度报告”。
巴西是全球第二大生物技术作物生产国,已批准 115 项生物技术转化体的种植活动;阿根廷是种植转基因作物的三个主要国家之一;欧盟委员会政策倡议确定如何监管较新技术,并预计 2023 年发布一份政策草案;德国公众目前普遍拒绝转基因作物,在其国土内没有转基因试验田;英国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沿用欧盟相关法律对基因工程产品进行授权,九种转基因作物目前正在进行公众咨询;加拿大政府在 2021 年 3 月发布了关于加拿大新食品法规如何应用于植物育种产品的指导;韩国正在修订其现有的转基因生物法案,以涵盖新兴生物技术产品,如基因编辑产品;印度 Bt 棉花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商业种植的生物技术作物。
澳大利亚转基因高粱的田间试验获批
澳大利亚基因技术监管机构 (OGTR) 已向昆士兰大学 (UQ) 颁发DIR 189 许可证,用于对无性种子形成的转基因高粱 (GM) 进行有限和受控释放(田间试验)。转基因高粱可在 2022 年 9 月至 2025 年 6 月之间种植,田间试验旨在评估转基因高粱在田间条件下的表现。在该田间试验中种植的转基因高粱不会用于人类食品或动物饲料。
往期链接
知耕快报66期 | 全球首个冰川微生物数据库;Amyris启动首个精准发酵新工厂;通用生物获亿元 Pre-IPO 轮融资
知耕快报65期 | 新型基因编辑方法CRISPR-Csm;巴斯夫发布农业创新未来十年展望规划;摩珈生物获逾8千万美元B轮融资
知耕快报64期 | AI方法助力酶活性预测;作物健康公司Enko收购DNA编码库技术;纳米气泡公司Moleaer获C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