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圈子 >> 知耕智汇 >> 知耕智汇68期 | 基因编辑抗病绿肉番茄;安琪酵母微构工场设立微琪生物;Trop...
知耕智汇68期 | 基因编辑抗病绿肉番茄;安琪酵母微构工场设立微琪生物;Tropic Biosciences获3500万美元融资
栏目:知耕智汇
日期:2022-12-01
浏览量:802
摘要:

头图动图.gif




快报摘要 - Wrap Up



1.png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Front. Plant Sci:利用基因编辑创制品质改良的抗病绿肉番茄|基因编辑

Biomaterials :可食用 3D 微载体细胞扩增支架助力微组织工程开发|细胞肉

Science Direct:基因组编辑为菌株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提供大规模遗传变异|基因编辑

Nature:生物固氮的关键分子机制|生物固氮

Green Chemistry:将塑料废物转化为香草调味料的细菌|微生物

Bioinformatics:食源生物活性肽数据库 DFBP|生物肽

Cell:水稻蛋白激发广谱抗癌效应|靶向miRNA

Nature:植物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生物合成的完整途径|合成生物

2.png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安琪酵母与微构工场合资设立微琪生物推进万吨级 PHA 产业化项目

中科欣扬联合中国农大及北京农科院推进农业领域合成生物学创新发展

Synlogic 携 Ginkgo 首个活菌药物管线启动临床试验

安琪酵母定位功能性蛋白饲料原料拟建生物发酵饲料工厂

3.png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印度生物科技初创 String Bio 获 2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美国农业科技公司 Fyto 获 1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替代蛋白初创 BYAS 获东京 DIC 投资

合成生物企业 Biosyntia 获 1150 万欧元 B 轮融资

基因编辑企业 Epic Bio 获 5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农业基因编辑公司 Tropic Biosciences 获 3500 万美元融资

生物技术初创 Spiderwort 获 1320 万美元 A 系列融资

4.png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全球食品检测传感器研究进展


01 科|技|突|破

Front. Plant Sci:利用基因编辑创制品质改良的抗病绿肉番茄|基因编辑

作物不同品种编辑效率的分析,潜在脱靶分析以及携带不同突变等位基因的编辑品系的表型分析。最近,西班牙研究人员以两个番茄品种 MoneyMaker 和 San Marzano 的 GF 基因位点为靶标,评估 CRISPR/Cas9 对该基因的编辑效率、特异性和突变类型。研究展示了番茄 GF 基因的编辑效果和特异性,为番茄持绿、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增强以及抗病性状改良均提供了新的编辑靶点。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3389/fpls.2022.936089


Biomaterials :可食用 3D 微载体细胞扩增支架助力微组织工程开发|细胞肉

细胞培养肉具有节省空间、能源和资源等优势,但其经济性及普适性仍面临诸多技术障碍。清华大学研究人员近日研发了可食用 3D 多孔明胶微载体作为细胞扩增支架,能够高效促进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小鼠成肌细胞和小鼠脂肪细胞的生长,继而利用 3D 打印模具,将猪肉肌肉微组织组装成厘米级肉丸,其机械性能和蛋白质含量皆优于天然猪肉丸。

原文链接: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22.121615


Science Direct:基因组编辑为菌株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提供大规模遗传变异|基因编辑

目标基因组编辑不仅提高对生命科学基本规则的理解,而且能提供全面的工具包以改善各种宿主细胞的工业相关表型。研究人员总结了近年来高效基因组编辑工具在产生大规模遗传变异方面的效用。用于在连续转化轮次中编辑微生物宿主细胞的基因组方法,允许以迭代方式将基因编辑引入到微生物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同时可以用于在微生物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快速堆叠基因编辑。总之,基因组编辑将成为自动化和简化生物工程的驱动力,并能应对健康、环境、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挑战。

原文链接:

DOI: 10.1016/j.mib.2022.102175


Nature:生物固氮的关键分子机制|生物固氮

氮气在自然界中只能通过闪电以及一组称为固氮菌的细菌和古细菌来实现。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研究通过制备了一个含有角铁原子的立方体形金属硫合成簇,该簇模拟了固氮酶活性位点,揭示了位于合成立方体形分子角落的铁原子可以结合并还原氮气,这为自然界用于固氮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848-1


Green Chemistry:将塑料废物转化为香草调味料的细菌|微生物

塑料污染影响环境可持续,迫切需要开发技术来评估消费后 PET 废物的价值,以解决塑料污染并迈向循环经济。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发现了一种实验室设计的大肠杆菌菌株,通过一种新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开发了一种在“一步法”中将苯二甲酸直接从“消费后塑料废物”转化为香草醛的技术工艺,工艺优化后,能够实现 79% 的苯二甲酸转化为香草醛。该研究证实了消费后塑料可能不被视为废物,而是作为碳资源和原料来生产高价值和工业相关材料和小分子的理念。


Bioinformatics:食源生物活性肽数据库 DFBP|生物肽

食物中包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肽,食源生物活性肽(FBPs)科研数据积累丰富,但缺乏集中管理的数据库平台。重庆大学梁桂兆团队构建了一个食源生物活性肽数据库(DFBP),从 1200 余篇科学文献中收集了约 31 种不同功能的 FBPs,共计 6276 个条目,作者还从Uniprot数据库中引用了 21249 条蛋白质序列,系统分析了 60 个不同物种中 FBPs 的分布数据,贯穿了 FBPs 与食源蛋白之间的研究技术壁垒。此外作者还开发了一系列的应用工具,用于探索 FBPs 的多功能特性、溯源分析、酶解稳定和理化性质评估等。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bioinformatics/btac323


Cell:水稻蛋白激发广谱抗癌效应|靶向 miRNA

miRNA 对于细胞的各项生理活动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北京大学杜鹏团队近日通过在肿瘤细胞中异源表达来自植物的RDR1蛋白,成功提高了肿瘤细胞的全局 miRNA 水平,并显著修复了 3’ 端存在异常截短的 miRNA,最终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细胞周期和增殖。该研究为肿瘤的 miRNA 靶向疗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原文链接:

Doi: 10.1016/j.cell.2022.04.030


Nature:植物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生物合成的完整途径|合成生物

从马钱子毒果种子中分离的士的宁是一种复杂的单萜吲哚生物碱,并具有广泛用途,其生成路径现仍未知。德国马普化学生态研究所研究利用代谢物分析转录组分析和本氏烟草中的酶学表征,解析了植物中参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生物合成的一系列步骤及其相关的酶基因,揭示了它们生物合成的完整途径。为马钱子类生物碱衍生物的异源生产提供了遗传基础,对合成生物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950-4


02 大|企|业|动|向

安琪酵母与微构工场合资设立微琪生物推进万吨级 PHA 产业化项目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拟与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湖北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进万吨级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产业化项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1 亿元,其中微构工场现金出资 6,000 万元,安琪酵母现金出资 4,000 万元。微琪生物初期定位为 PHA 生产基地,双方股东利用各自渠道和资源开展市场销售,待市场培育成熟后,合资公司可考虑自行组建销售团队负责产品销售。


中科欣扬联合中国农大及北京农科院推进农业领域合成生物学创新发展

中科欣扬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开展战略项目合作,共同推进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引领。其中中科欣扬与中国农业大学未来将在替代蛋白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全面布局未来食品赛道。中科欣扬是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学创新智造企业,致力于为全球各行业提供全新的生产方式及解决方案。本次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战略合作的达成,是中科欣扬携手全球农业领域顶尖院校机构和研发团队正式进军农业赛道的里程碑事件。


Synlogic 携 Ginkgo 首个活菌药物管线启动临床试验

7 月 12 日,合成生物学上市企业、工程菌活体药物先驱 Synlogic 宣布与 Ginkgo Bioworks 合作开发的活菌药物管线 SYNB1353 正式启动了 I 期临床试验,正在通过研究性的口服治疗为第一位健康志愿者给药。双方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够在胃肠道内消耗蛋氨酸的工程菌,工程化改造大肠杆菌 Nissle 1917(EcN),以治疗各种肠道疾病。


安琪酵母定位功能性蛋白饲料原料拟建生物发酵饲料工厂

7 月 13 日,酵母龙头安琪酵母为发展生物农业板块业务,探索新业务增长点,公司拟赴辽宁铁岭设立安琪酵母(铁岭)有限公司实施年产 5 万吨生物发酵饲料绿色制造项目。该项目金额 1.19 亿元,产品定位为饲料添加剂形式的高端功能性蛋白饲料原料型酵母培养物,主要原料 DDGS 由年实际产能约 30 万吨的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供应。该项目拓宽公司动物营养板块产品矩阵,酵母培养物类产品能进一步丰富动物营养板块的产品结构,为未来持续高增长提供产品储备。


03 融|资|速|递

印度生物科技初创 String Bio 获 2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印度生物技术初创 String Bio 获得 2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澳大利亚石油勘探和生产公司  Woodside Energy Group 领投,String Bio 正在利用生物工艺将甲烷转化为可持续的蛋白质,String Bio 的 SIMP 平台可利用发酵技术化学和工艺工程以及合成生物学将甲烷回收到饲料等产品中应用于牲畜,其通过专有气体发酵技术生产的“单细胞蛋白”成分进行商业化,并在核心技术平台上获得五项专利,也是唯一一家成功展示从甲烷生产蛋白质的亚洲公司。


美国农业科技公司 Fyto 获 1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美国农业科技公司 Fyto 宣布完成 1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本轮资金由 GV 领投,现有投资者 AgFunder、Refactor Capital、First Star Ventures、Bolt 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生产 Fyto 的机器人农业浅水池,继续开发自动化技术,以及获得更多有丰富商业经验的专业型人才,发现更多新颖饲料配料,与食品生产商建立联系,并针对性探索如何解决农业领域的主要问题。Fyto 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高效的浮萍规模化养殖,并深入饲料和食品等供应链,生产的浮萍可被用作富含蛋白质的传统动物饲料成分、植物性食品、生物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替代品。


替代蛋白初创 BYAS 获东京 DIC 投资

专注于开发创新提取物替代蛋白质的可持续食品技术初创公司 Back of the Yards Algae Sciences Inc. (BYAS)获得东京 DIC 的投资,本次融资推进 DIC 在更可持续和循环藻类衍生产品中不断增长的业务地位,包括天然食品着色剂、天然食品添加剂和生物刺激剂。BYAS 拥有从生物基材料中高效提取活性成分的专有技术,此次合作 DIC 和 BYAS 将共享 DIC 在螺旋藻业务中长期培育的藻类大规模培养技术和功能成分提取技术,以开发新产品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并通过更多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合成生物企业 Biosyntia 获 1150 万欧元 B 轮融资

7 月 7 日,丹麦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生物技术公司Biosyntia 获得 1150 万欧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ECBF 领投,现有投资者 Sofinnova Partners 、Novo Seeds 及 Novo Holdings A/S 的早期投资和公司创建团队跟投。这笔投资将使该公司能够进入其首创、天然和可持续的活性成分的生产阶段,并扩大产品线。第一个商业化产品是由天然发酵获得的维生素Biotin(生物基维生素B7),命名为BIO-B7,用于膳食补充剂、食品和美容产品。


基因编辑企业 Epic Bio 获 5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7 月 12 日,CRISPR 基因编辑先驱亓磊创立的公司 Epic Bio 获 5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该公司计划将CasMINI系统应用于表观遗传工程,开发出更安全的人类遗传疾病疗法。CasMINI 功能强大,可以实现高度特异性的基因编辑单碱基编辑基因调控(激活或抑制)表观遗传编辑、成像,可用于体外和体内的细胞工程及基因治疗。公司的愿景是开创一类全新的基因药物,用来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疗法的疾病。


农业基因编辑公司 Tropic Biosciences 获 3500 万美元融资

农业基因编辑公司 Tropic Biosciences 获 3500 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可持续发展投资者 Blue Horizon 领投,DisruptAD、Skyviews Life Science、Bloom8、Tekfen Ventures 和 Sucden Ventures 跟投,资金用于开发高性能热带作物Tropic Biosciences 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来培育香蕉、咖啡和水稻品种,提高价值作物的产量并在全球许多食品短缺之际保护其免受气候变化影响。与 Tropic Biosciences合作共享基因编辑技术的 Pairwise 已应用 CRISPR 来制造无核樱桃并去除蔬菜中的苦味。同时Benson Hill 使用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分析来开发更有营养、可持续和味道更好的植物成分,包括黄豌豆和大豆。


生物技术初创 Spiderwort 获 1320 万美元 A 系列融资

7 月 12 日,生物技术初创 Spiderwort 获 1320 万美元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香港风险投资基金 Horizons Ventures 领投。Spiderwort 致力于开发可应用于再生医学领域的基于纤维素的生物材料,本轮融资将帮助公司完成临床前研究向临床试验的过渡,进一步将 Spiderwort 的两款基于纤维素的生物材料 CelluBridge™ 和 CelluJuve™ 推向市场。


04 产|业|之|声

全球食品检测传感器研究进展

6 月 6 日,由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科学家和英国纽卡斯尔的工程师组成的国际团队获得美国农业部国家食品和农业研究所高达 750,000 美元的首个联合基金资助,用于开发食品和农产品中诺如病毒和霉菌毒素的便携式检测器。其中英国纽卡斯尔的工程师研发的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纳米粒子的电化学传感技术具有便携、稳定以及成本低等多种优势,是食品污染物便携式检测器必备的重要技术。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灵敏、廉价、便携、耐用的微型纳米传感器,可在几分钟内检测水果上的农药残留。


往期链接

图片

知耕快报67期|高效核糖核蛋白DNA-free基因编辑体系;CJ BIO开发微生物刺激剂;黎拓生物获数千万元首轮种子融资

图片

知耕快报66期 | 全球首个冰川微生物数据库;Amyris启动首个精准发酵新工厂;通用生物获亿元 Pre-IPO 轮融资

图片

知耕快报65期 | 新型基因编辑方法CRISPR-Csm;巴斯夫发布农业创新未来十年展望规划;摩珈生物获逾8千万美元B轮融资

图片

知耕快报64期 | AI方法助力酶活性预测;作物健康公司Enko收购DNA编码库技术;纳米气泡公司Moleaer获C轮融资

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知耕公众号
知耕TechCube
添加微信
扫码添加知耕菌微信
TechCube
联系人:知耕菌 | 联系电话:13524693078 |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OFFICE PARK金海园2号楼
邮箱:shzg@tech-cube.com.cn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