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圈子 >> 知耕智汇 >> 知耕智汇52期 | CRISPR-CasX结构改造;抗菌肽数据库;茅台宣布进入种...
知耕智汇52期 | CRISPR-CasX结构改造;抗菌肽数据库;茅台宣布进入种业;植物源乙烯和丙烯计划;齐禾生科获逾亿元种子轮融资
栏目:知耕智汇
日期:2022-12-08
浏览量:772
摘要:

头图动图.gif







快报摘要 - Wrap Up


1.png

科|技|突|破  

Science Breakthrough

New Phytologist:利用基因组学推动杂粮作物科学研究|基因组学

Cell:高通量设计合成细胞因子的新技术|合成生物

Food Chemistry:积累高抗氧化活性物质阿魏酸的功能性小麦新种质|基因育种

Database :抗菌肽数据库及其计算工具|合成生物

Nature Com:机器学习鉴定植物生物碱合成功能基因|计算生物

Food Chemistry:ToxPD2数据库用于预测膳食多酚的安全性|AI设计

Nature:Vip3类蛋白的特异结合受体和杀虫机理|作物保护

Nature Biotechnology:超小量m6A单碱基定量测序方法|基因测序

Molecular Cell:结构改造实现CRISPR-CasX效率提升|基因编辑

Nature Plants:基于TALEN技术的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编辑系统|基因编辑

Nature Biotechnology:增强型植物引导编辑器ePPE|基因编辑

2.png

大|企|业|动|向  

Big Player

茅台集团宣布进入种业

三菱与丰田联合发布植物源乙烯和丙烯计划

知名日企Asahi Kasei牵手美国生物合成公司计划将尼龙66商业化

合成生物学初创Conagen计划开发生物基可逆性热熔胶

拼多多已投入三个季度利润进行百亿农研专项

拜耳合作伙伴Meiogenix入驻康奈尔大学麦戈文中心

CP Kelco和Shiru合作创造下一代替代蛋白质

Origin Agritech申请批准可提高产量的基因编辑玉米性状

GROW与Mondelēz和Thai Wah合作推出农业食品技术企业的市场拓展平台

4.png

融|资|速|递

Funds & Funding

基因编辑企业齐禾生科获逾亿元种子轮融资

细菌纤维素初创Polybion获440万美元A轮融资

酶促DNA合成公司Molecular Assemblies获2580万美元B轮融资

哥伦比亚Future Seeds基因库获贝索斯地球基金1700万美元投资

人造蜂蜜生产生物技术公司MeliBio获5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分子农业初创公司Miruku获24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4.png

产 | 业 | 之 | 声

Community Voice

科技部公开征求《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

教育部:加大派驻研究生深入农村开展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

肯尼亚发布基因编辑指南

CSIRO发布“蛋白质:为澳大利亚释放技术主导的增长机会的路线图”


01 科|技|突|破

New Phytologist:利用基因组学推动杂粮作物科学研究|基因组学

目前育种学家已经培育了众多具有优异性状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是主要粮食作物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环境的耐受力有限。相较而言,未充分利用和孤儿作物(杂粮作物)通常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是未来作物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近日,中国农科院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杂粮作物中心联合于New Phytologist发表研究,系统概述了群体基因组学和泛基因组学方法在推动未充分利用和孤儿作物(杂粮作物)科学研究及保障未来人类食物和营养安全方面的应用前景。该综述总结了基因组学在研究杂粮作物特有营养物质合成以及独特的抗逆性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了基因组学在这些典型作物从未充分利用状态向相对主流状态逐步转化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原文链接:

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8021


Cell:高通量设计合成细胞因子的新技术|合成生物

图片

细胞因子是一种分泌型的强效免疫调节蛋白,可以调控一系列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以维持机体健康。然而细胞因子的多效性严重限制其在免疫治疗中的功能发挥,因此开发具有选择性的新型细胞因子对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3月23日,斯坦福大学K Christopher Garcia实验室于Cell发表研究,报道了一种高通量设计合成细胞因子的新技术。作者通过将蛋白工程和纳米抗体技术结合,首次突破大部分细胞因子的单结构域特征,高通量设计了一系列双结构域的合成细胞因子,发现这些具有全新蛋白序列的合成因子可诱导受体以各种几何结构发生异源二聚化,产生不同的免疫学功能。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02.025


Food Chemistry:积累高抗氧化活性物质阿魏酸的功能性小麦新种质|基因育种

图片

酚类化合物阿魏酸是目前发现的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天然产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普通人群日服用300毫克阿魏酸以维持健康,目前片剂的阿魏酸主要来源于禾本科作物,那么是否可以改良作物以提高阿魏酸含量?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缑金营研究团队于Food Chemistry发表在提高小麦生物学活性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创制了能够积累高抗氧化活性物质阿魏酸的功能性小麦。通过该研究,研究人员创制了一种全新的种质资源,开发了一个绿色、经济和安全地增加阿魏酸的策略。有关品种的成功推广,有望显著提高小麦的功能品质和经济价值,实现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有关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消费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降低社会医疗成本,服务于国家“面向人民健康”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战略需求。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22005969


Database :抗菌肽数据库及其计算工具|合成生物

抗菌肽(AMPs)被认为是治疗感染的潜在替代药物。对天然或合成的AMPs进行大量研究的相关的数据为挖掘模式设计新的AMP预测模型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然而受限于评估计算方法的缺陷,需要更多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近日,研究团队于Database发表研究。该研究关于不同类型的活性AMP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现有的数据库和计算工具作为资源收集活性AMP和有益的工具,以预测和设计新的活性AMP的计算模型。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蛋白质预训练表征学习的抗菌肽预测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将预训练应用到抗菌肽识别和预测领域,基于已知的数据量小、分布不均衡的抗菌肽序列,建立高效的抗菌肽预测模型。

原文链接:

DOI: 10.1093/database/baac011


Nature Com:机器学习鉴定植物生物碱合成功能基因|计算生物

图片

苄基异喹啉生物碱BIA是阿片样镇痛药的前体,主要来自于工业种植的罂粟。研究发现,BIA在植物中由去甲乌药碱途径完成。然而,该途径芳香族前体在植物中是如何生成的仍不清楚。2022年3月16日,日本神户大学Tomohisa Hasunuma等团队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该研究通过机器学习(ML)的SVM算法,鉴定了罂粟中苄基异喹啉生物碱BIA合成途径的3个基因AAS、PPDC和CYP450,其中AAS和PPDC属于BIA合成途径的支路并介导中间产物去甲乌药碱的生成。该研究建立了ML的酶预测和选择模型,预测和发现了罂粟编码的AAS、PPDC和CYP450同源物,填补了植物BIA合成途径的缺失环节;并揭示罂粟中的AAS和PPDC同源物介导了去甲乌药碱的生成,是BIA合成途径的重要支路。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883-8


Food Chemistry:ToxPD2数据库用于预测膳食多酚的安全性|AI设计

多酚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然而,膳食多酚的毒理学研究相对较新,人们对于其急性/慢性毒性影响知之甚少,更缺乏其安全性的全面毒性数据。2021年10月7日,CSIR-印度毒理学研究所课题组于Food Chemistry发表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基于网络的开源数据库(ToxDP2)用以评估膳食多酚的安全性,填补了食品安全领域的毒性数据空白。该数据库(ToxDP2)包括415种膳食多酚化合物,分布在15个亚类中,收集和预测了25,792个数据点。该网络服务器便于探索不同应用领域的多酚类物质。ToxDP2上的数据驱动方法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多酚结构-功能-毒性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开发营养食品、药品、草药补充剂和配方。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1.131350


Nature:Vip3类蛋白的特异结合受体和杀虫机理|作物保护

图片

Cry类Bt杀虫蛋白已被广泛应用于转基因作物,但一些靶标害虫也表现出Cry类蛋白抗性。Vip3类Bt蛋白作为第二代杀虫蛋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最近,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的研究团队于Nature发表研究,探究了Vip3类蛋白的作用模式及其与BBMV受体的特异性结合方式。研究人员以海灰翅夜蛾作为模式昆虫,首先研究了Vip3Aa与Vip3Af、Vip3Ca及Vip3Aa的突变体在体外竞争中的作用模式。结果表明,Vip3Aa和Vip3Af蛋白共享所有结合受体,而Vip3Ca仅竞争部分Vip3A的结合受体。研究结果表明,Vip3类蛋白存在多个结合受体,这些受体在昆虫中肠膜上具有不同丰度,从而导致杀虫活性不同。了解Vip3蛋白的作用模式有助于指导害虫管理和设计最佳杀虫蛋白组合的作物保护策略。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2-08633-y.pdf


Nature Biotechnology:超小量m6A单碱基定量测序方法|基因测序

图片

目前,对于调控mRNA更新过程的规律无法精确把握。2022年3月15日,美国芝加哥大学联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及附属肿瘤医院、美国希望之城和芝加哥大学于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研究。该研究开发的新方法m6A-SAC-Seq可直接标记m6A,能够覆盖几乎所有的m6A经典基序,并对捕获的m6A位点进行单碱基分辨率的定量分析。该方法不依赖于抗体,可以实现对微量RNA样本(30ng ribo- RNA)的m6A位点分析,可在单碱基分辨率水平追踪m6A分布和含量的动态变化。m6A-SAC-Seq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生物学背景的方法,在基础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均有良好的前景。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2-01243-z


Molecular Cell:结构改造实现CRISPR-CasX效率提升|基因编辑

体积过大是限制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应用的最大障碍之一。如何对CRISPR-CasX系统进行改造优化是研究者亟需解决的问题。近日,清华大学清北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与Jennifer A. Doudna实验室合作于Molecular Cell发表研究。研究团队以结构为指导,完成了CRISPR-CasX系统的升级改造,有效提高了其基因编辑的效率。研究者通过解析和比对两种同源CasX蛋白的结构,发现了CasX蛋白及sgRNA中影响R-loop形成和DNA切割活性的关键结构。通过对关键位点进行改造和重组,研究者开发出两种嵌合蛋白和升级版sgRNA,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目标位点的高效编辑。本研究通过结构改造实现了CRISPR-CasX基因编辑工具的改造升级,也为CRISPR-Cas基因编辑工具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molcel.2022.02.002


Nature Plants:基于TALEN技术的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编辑系统|基因编辑

线粒体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会极大地促进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然而缺少设计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工具,植物线粒体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近日,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所Ralph Bock团队于Nature Plants发表研究。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将稳定遗传的点突变靶向引入植物线粒体DNA (mtDNA)的技术,把它称之为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TALEN)基因驱动突变(GDM),即TALEN-GDM。该研究为靶向线粒体基因组编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产生遗传稳定、可育的植株,并在mtDNA中具有特定点突变。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22-01108-y


Nature Biotechnology:增强型植物引导编辑器ePPE|基因编辑

图片

2022年3月25日,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高彩霞课题组与合作者于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研究,研究团队在植物中成功建立了一种更高效、广适的新型基因组引导编辑系统——增强型植物引导编辑器(ePPE),有助进一步提高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内源基因上进行精准编辑的效率。研究人员还利用该系统创制了抗除草剂的水稻新材料。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2-01254-w


02 大|企|业|动|向

茅台集团宣布进入种业

2022年3月19日,茅台集团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仁怀市坛厂街道正式揭牌成立。此次揭牌标志着茅台集团正式全面进入种业市场,布局酿酒原料种子业务,牢牢掌控茅台酒用高粱种子战略安全,为全面推进茅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在引领产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据了解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10日由一家公司注册变更而来,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67%,公司原名为贵州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成立于2013年7月。


三菱与丰田联合发布植物源乙烯和丙烯计划

2022年3月18日,三菱化学公司(MCC)和丰田通商株式会社(Toyota Tsusho Corporation)已开始联合考虑以生物乙醇为原料,生产和销售乙烯、丙烯及其衍生物,目标是在2025年开始运营。MCC和丰田通商将评估以生物乙醇为原料,生产100%植物源乙烯(生物乙烯)及其衍生物,以及生产日本首个使用生物乙烯为原料的植物源丙烯(生物丙烯)及其衍生物。两家公司将调查生物乙烯、生物丙烯及其衍生物的市场需求,并进行具体的可行性评估,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商业化。


知名日企Asahi Kasei牵手美国生物合成公司计划将尼龙66商业化

近日,可持续材料领导者Genomatica和总部位于日本的多元化全球制造商Asahi Kasei宣布成为战略合作伙伴。Asahi Kasei将利用Genomatica工艺技术合成己二胺。Genomatica成立于2000年,在美国生物合成产业界名声在外,此前它不仅通过生物制造生产出PBAT(石油基可降解材料)上游单体生物基BDO(丁二醇),也生产出了全球首吨尼龙6的前体-生物基己内酰胺。此次与Asahi Kasei合作,也是看中了其在成功开发尼龙应用方面的丰富经验,Asahi Kasei将获得Genomatica的GENO™ HMD工艺技术的许可,对可再生来源的己二胺进行尼龙应用测试,以将生物基尼龙66商业化。


合成生物学初创Conagen计划开发生物基可逆性热熔胶

近日,合成生物学公司Conagen宣布开发专利产品可剥离热熔胶,将使用可持续的、由天然生物分子制成的高性能材料。据公司称,其优于石油基产品,且不同于反应性热熔粘合剂。目前,该公司尚未披露新型热熔胶的生产技术,但根据其已开发的生产平台或可一窥。Conagen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贝德福德。创始人为著名生物化学家、教授和研究员Oliver Yu博士。公司通过微生物菌株开发、世界规模的工业发酵和酶转化技术,生产天然甜味剂、食品配料、香精香料、营养保健品、维生素和补充剂、医药和兽医产品、以及特种和工业化学品。


拼多多已投入三个季度利润进行百亿农研专项

2022年3月21日,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交出了上任后第一份全年财报:拼多多全年营收为939.499亿元;全年研发费用达到89.926亿元,同比增长 30%。同时表示,四季度的利润将继续用于农研科技领域,继续深化拼多多在农业数字化方面的努力,以推动更多的农产区、农户直连数字经济。在这之前,拼多多已经设立了“百亿农研专项”,并将二、三季度的利润全部投入到该专项。“百亿农研专项”由拼多多于2021年8月设立,该计划不会以利润或商业目标为动力,而是努力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促进数字包容性,并为农业科技人才提供更大的动力和认可。


拜耳合作伙伴Meiogenix入驻康奈尔大学麦戈文中心

近日,法国一家农业生物技术初创Meiogenix宣布入驻康奈尔大学的麦戈文中心企业孵化器。就在去年年底,该公司刚完成由Sofinnova Partners牵头的1300万美元B轮融资。麦戈文是世界顶级农业大学的生命科学孵化器,该公司的技术就是通过调节和靶向减数分裂重组来加速植物育种过程,旨在通过帮助作物提高产量、驱除害虫、抑制疾病和增强品质性状来帮助植物育种者提高速度和精度。2020年初,Meiogenix开始与作物科学巨头拜耳合作,开发植物育种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大约在同一时间,该公司与康奈尔大学合作改良玉米。随着公司加入麦戈文中心,他们将专注于推进西红柿和其他大田作物。


CP Kelco和Shiru合作创造下一代替代蛋白质

2022年3月21日,领先的自然配料解决方案公司CP Kelco和食品配料初创公司Shiru, Inc.宣布建立新的伙伴关系,通过利用精确发酵技术发现和开发下一代植物性蛋白质,加速向可持续食品系统过渡。Shiru的发现平台Flourish™使用计算生物学来审视其专有的数亿种蛋白质数据库,为每一种食品配方挑战找到最佳功能成分。利用精确发酵和高通量筛选,Shiru生产这些成分并验证其在食品中的性能。Shiru和CP Kelco将共同加快Flourish™平台确定的几种蛋白质的产品开发。CP Kelco将利用其发酵能力扩大这些蛋白质的规模,并在今年年底前进一步验证Shiru蛋白质在食品原型中的性能。目前来自Shiru和CP Kelco的研发和生产团队已经在CP Kelco位于圣地亚哥的工厂合作,以支持第一批产品运行。


Origin Agritech申请批准可提高产量的基因编辑玉米性状

农业科技公司Origin Agritech宣布与其合作伙伴中国农业大学已为六种新开发的基因编辑产品提交了生物安全证书申请,显着提高玉米作物产量的性状。1月下旬,中国宣布将允许基因编辑作物,并且与批准新的转基因特性的过程相比,批准过程将非常简化。Origin Agritech的新玉米是中国首批进入审批程序的基因编辑玉米之一。Origin Agritech于2017年开始创造基因编辑的玉米性状,并且已经开发出许多其他理想的性状。此外,Origin Agritech的抗虫和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也在审批过程中。所有这些特征也可以整合到这些玉米作物中,进一步提高产量。新的性状包括叶角的改变和玉米耐旱性的提高。改变叶角和植物类型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并增加种植种群,从而增加产量。新性状还将提高玉米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耐旱性。Origin Agritech目前正在将这些特性整合到其商业杂交玉米中,包括该公司的营养强化玉米。


GROW与Mondelēz和Thai Wah合作推出农业食品技术企业的市场拓展平台

近日,新加坡的农业食品技术生态系统企业GROW通过正式推出其Land x Launch平台,介绍了其最新的努力,以帮助全球规模扩大到亚洲。Mondelēz International和Thai Wah Ventures是加入Land x Launch的首批企业合作伙伴。 该平台旨在帮助创新农业食品企业“登陆”新加坡这个新兴的农业食品创新中心,并“启动”到亚洲。它提供一系列支持和帮助,帮助这些公司应对当地的复杂情况并与正确的利益相关者互动。GROW在2021年为英国和澳大利亚公司提供了定制的Land x Launch计划,现在正在向整个农业食品价值链的全球扩大规模开放平台。 


03 融|资|速|递

基因编辑企业齐禾生科获逾亿元种子轮融资

近期,苏州齐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由杏泽资本独家领投逾亿元人民币种子轮融资,这也是中国已公布的基因编辑企业种子轮投资的最大手笔。齐禾生科成立于2021年,创始团队包括在基因编辑学术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高彩霞博士,哈佛大学著名基因编辑科学家David Liu(刘如谦)的学生Kevin Zhao博士,以及在产业界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发、运营及商业化团队。创始团队致力于将齐禾生科打造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为核心的硬核高科技企业。


细菌纤维素初创Polybion获440万美元A轮融资

近日,细菌纤维素初创企业Polybion宣布完成由Blue Horizon领投的440万美元A轮融资,计划扩大其世界首个工业规模的细菌纤维素生物制造设施FOAK I(First-Of-A-Kind)。Polybion 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墨西哥,是一家使用模仿大自然自身设计的尖端技术的公司,该公司创始人共同开发了合成生物学工具和技术,利用细菌等生物体回收农业工业食品垃圾来生产高性能生物组装材料。Blue Horizon于2016年创立,总部位于苏黎世,迄今为止,该公司已筹集超过8.5亿美元,投资了60多家公司,此前它曾投资过Motif FoodWorks、Geltor和The Every Company等多家公司。


酶促DNA合成公司Molecular Assemblies获2580万美元B轮融资

图片

近日,酶促DNA合成公司Molecular Assemblies宣布获得 2580 万美元 B 轮融资,新投资者Casdin Capital和所有主要A轮投资者Agilent Technologies、iSelect Fund、Codexis、LYFE Capital 和 Argonautic Ventures参与其中。融资所得将用于推进公司专有的酶促DNA合成技术向早期商业化方向发展,并在今年晚些时候启动一项关键客户计划。


哥伦比亚Future Seeds基因库获贝索斯地球基金1700万美元投资

近日,贝索斯地球基金将向以全球粮食安全为重点的研究合作伙伴CGIAR的Future Seeds基因库投资1700万美元。该基因库本周在哥伦比亚成立,旨在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并支持农业研究。CIGAR的国际生物多样性联盟和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CIAT) 将管理新设施,该设施也将作为研究人员的创新中心。Future Seeds基因库将保存和保护作物品种,同时也作为研究人员的教育和创新中心,致力于培育新的作物品种提高植物的生产力、复原力和营养价值


人造蜂蜜生产生物技术公司MeliBio获5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2022年3月17日,生物科技公司MeliBio宣布获得5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Astanor Ventures领投,投资者还包括Skyview Capital、XRC Labs、Collaborative Fund、Midnight Venture Partners、Alumni Ventures、Big Idea Ventures和Hack Ventures。MeliBio是美国一家人造蜂蜜研发商,该公司致力于利用精密发酵和植物科学技术生产在分子层面上与天然蜂蜜完全相同的合成蜂蜜,并且最大限度还原真蜂蜜的口感和质地,同时保证了安全性和营养成分。最重要的是,在整个生产环节中不需要任何蜜蜂。新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研发和扩大微生物发酵工艺,该产品将于4月正式推出。


分子农业初创公司Miruku获24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2022年3月22日,分子农业初创公司Miruku宣布获得来自Movac、Better Bite Ventures、 Ahimsa Foundation、NZ Growth Capital Partners’s Aspire Fund的种子轮融资,融资金额为240万美元。Miruku是亚太地区第一家分子农业乳制品公司,该公司由前新西兰乳品业高管和以色列食品技术创新者于2020年创立,致力于无动物乳品的开发。利用分子农业技术,该创业公司能够利用植物细胞作为孵化器,制造出传统上只存在于动物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该公司创始团队包括乳制品行业领导者首席执行官Amos Palfreyman,生命科学和技术投资者Ira Bing,教授和牛奶蛋白质科学专家Harjinder Singh以及著名的以色列分子农学开拓者Oded Shoseyov教授。


04 产|业|之|声

科技部公开征求《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

2022年3月22日,为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确保各项规定落地落实,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效能,科技部研究起草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体责任为对涉及人类遗传资源开展科学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案进行审查,确保人类遗传资源合法使用;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应当保证中方单位及其研究人员在合作期间全过程、实质性地参与研究,研究过程中的所有记录以及数据信息等完全向中方单位开放,并向中方单位提供备份。


教育部:加大派驻研究生深入农村开展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

2022年3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及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此次通知以深化协同培养模式、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为工作目标。其中提到: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科技小院人才培养质量将作为农业专业学位授权点及涉农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肯尼亚发布基因编辑指南

近日, 肯尼亚发布了以科学为基础的指导方针,以促进基因编辑研究和产品的发展,这些指导方针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该指南旨在指导产品开发人员和审查人员完成提交和审查涉及基因编辑的研究项目和试验的申请以及通过该技术开发的产品的商业发布的过程。肯尼亚正在进行许多涉及高粱、玉米、香蕉、猪和牛的农业基因编辑研究项目。它们包括在高粱植物中建立对寄生独脚金杂草的抵抗力、控制玉米致死性坏死病、香蕉的抗病品种、玉米的耐旱性以及开发针对非洲猪瘟病毒 (ASFV) 和东海岸热 (ECF) 的疫苗,分别影响猪和牛的两种危险疾病。肯尼亚最近才批准了其首个转基因 (GMO) 作物,现在与尼日利亚一道,成为该大陆上仅有的两个制定了专门针对基因组编辑过程的监管指南的国家。基因组编辑技术可能会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从而产生转基因生物或与传统育种或自然选择发展而来的生物体无法区分的生物体。


CSIRO发布“蛋白质:为澳大利亚释放技术主导的增长机会的路线图”

2022年3月22日,CSIRO发布“蛋白质:为澳大利亚释放技术主导的增长机会的路线图”,新路线图展示了澳大利亚如何提供更广泛的优质蛋白质产品来养活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并帮助为所有类型的蛋白质抓住价值13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CSIRO估计,这可以使澳大利亚蛋白质行业的总价值达到890亿美元,并支持14,350个工作岗位。其中,仅植物蛋白就占了60亿美元的机会,接下来最大的机会是用于健康和保健市场的红肉,将近40亿美元。如果抓住机会,到2030年,仅昆虫蛋白来源就价值3200万美元。五个战略重点领域是加强产品的完整性和市场准入,优化质量和成本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循环性,使高增长部门的规模扩大,以及开发新型生产系统。根据该路线图,由于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长20亿,因此对发达的蛋白质产品部门的需求至关重要。


往期链接

图片

知耕快报 | 无外源DNA基因编辑克隆猪;丰乐种业拟控股天豫兴禾;态创生物获过亿美元A+轮融资;英国基因编辑技术监管新进展

图片

知耕快报 | 耐碱性嗜盐菌平台;新型基因编辑酶Cas9TX;Biolumic获1248万美元融资;可生物降解纳米颗粒保护作物

图片

知耕快报 | CRISPR基因编辑工具CasX;基于植物的新冠疫苗;中科国生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张锋团队胜诉CRISPR专利

图片

知耕快报 | 酶促DNA合成技术;人造脂肪公司Yali Bio获39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海南设全国首个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

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知耕公众号
知耕TechCube
添加微信
扫码添加知耕菌微信
TechCube
联系人:知耕菌 | 联系电话:13524693078 |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OFFICE PARK金海园2号楼
邮箱:shzg@tech-cube.com.cn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